时人异之。周武帝表其闾,擢授甘棠令。隋开皇初卒。
子士雄,少质直孝友。丧父,复庐于墓侧,负土成坟。其庭前有一槐树,先甚 郁茂,及士雄居丧,树遂枯死。服阕还宅,死槐复荣。隋文帝闻之,叹其父子至孝, 下诏褒扬,号其居为累德里。
刘仕俊,彭城人也。性至孝。丁母丧,绝而复苏者数矣,勺饮不入口者七日。 庐于墓侧,负土成坟,列植松柏,虎狼驯扰,为之取食。隋文帝受禅,表其门闾。
翟普林,楚丘人也。事亲以孝闻。州郡辟皆不就,躬耕色养。乡闾谓为楚丘先 生。后父母疾,亲易澡湿,不解衣者七旬。大业初,父母俱终,哀毁殆将灭性。庐 于墓侧,负土成坟。盛冬不衣缯絮,唯著单缞而已。家有鸟犬,随其在墓,若普林 哀临,犬亦悲号,见者嗟异。有二鹊巢其庐前柏树,入庐驯狎,无所惊惧。司隶巡 察,奏其孝感,擢授孝阳令。
华秋,汲郡临河人也。幼丧父,事母以孝闻。家贫,佣赁为养。其母患疾,秋 容貌毁悴,鬓须尽改。母终,遂绝栉沐,发尽秃落。庐于墓侧,负土成坟。有人欲 助之者,秋辄拜而止之。隋大业初,调狐皮,郡县大猎。有一兔,逐之,奔入秋庐 中,匿秋膝下。猎人至庐所,异而免之。自尔,此兔常宿庐中,驯其左右。郡县嘉 其孝感,具以状闻。降使劳问,而表其门闾。后群盗起,常往来庐之左右,咸相诫 曰:“勿犯孝子乡。”赖秋全者甚众。
徐孝肃,汲郡人也。宗族数十家,多以豪侈相尚,唯孝肃俭约。事亲以孝闻。 虽在幼小,宗党间每有争讼,皆至孝肃所平论,短者无不引咎而退。孝肃早孤,不 识父。及长,问其母父状,因画工图其形,构庙置之而定省焉,朔望享祭。养母至 孝,数十年家人未见其忿恚色。母老疾,孝肃视易燥湿,忧悴数年,见者莫不悲悼。 母终,孝肃茹蔬饮水,盛冬单缞,毁瘠骨立。祖父母、父母墓,皆负土成坟。庐于 墓所四十余载,被发徒跣,遂以终身。
其弟德备终,子处默,又庐于墓侧。弈世称孝焉。
论曰:塞天地而横四海者,唯孝而已矣。然则孝始爱敬之方,终极哀思之道, 厥亦多绪,其心一焉。若上智禀自然之质,中庸有企及之义,及其成名,其美一也。 长孙虑等或出公卿之绪,藉礼教之资;或出茆笪之下,非奖劝所得。并因心乘理, 不逾礼教,感通所致,贯之神明。乃有负土成坟,致毁灭性,虽乖先王之典制,亦 观过而知仁矣。
部分译文
《孝经》说:“孝是天的经纬,地的义理,人的行为。”《论语》说:“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根本树立了,道就产生了。孝顺父母,敬爱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吧!”《吕览》说:“孝是三皇五帝的根本的事情,是万事万物的大纲要领。掌握一种方法而能使各种善良都到来,使各种邪恶都离去,天下顺和,这种方法只有孝吧!”这么说,孝作为德行是高尚的,作为道是宏远的,教化百姓的作用是深远的。所以,圣明的帝王在天下推行孝,其德行与天地相合,其圣明与日月相等;诸侯、卿、大夫在其国家推行孝,就可永远保护其宗庙社稷,长久守卫其俸禄官位;男女个人在乡里实行孝,就可以生时传播其美好的业绩,传扬美名于千秋万代。因此,尧、舜、汤、武居于帝王之位,留传高尚的德行而使风俗淳厚;孔子、墨子、荀子、孟子禀受贤哲才能,弘扬正道而砥砺风俗。观察其原因,只在推行孝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