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二十八(3/10)

州。太建初,还朝,授东宫义省学士,太子素闻其名,尤降赏接。累 迁鄱阳王中卫府记室、镇北府中录事参军、南台治书侍御史、征南府谘议参军。

之敬始以经业进,而博涉文史,雅有词笔,不为醇儒。性廉谨,未尝以才学矜 物,接引后进,恂恂如也。每忌日营斋,必躬自洒扫,涕泣终日,士君子以笃行称 之。十一年卒,时年六十一。太子嗟惜,赙赠甚厚。有集十卷行于世。

子德润,有父风,官至中军吴兴王记室。

陆琰,字温玉,吏部尚书琼之从父弟也。父令公,梁中军宣城王记室参军。琰 幼孤、好学,有志操。州举秀才。解褐宣惠始兴王行参军,累迁法曹外兵参军,直 嘉德殿学士。世祖听览馀暇,颇留心史籍,以琰博学,善占诵,引置左右。尝使制 《刀铭》,琰援笔即成,无所点窜,世祖嗟赏久之,赐衣一袭。俄兼通直散骑常侍, 副琅邪王厚聘齐,及至鄴下而厚病卒,琰自为使主。时年二十馀,风神韶亮,占对 闲敏,齐士大夫甚倾心焉。还为云麾新安王主簿,迁安成王长史,宁远府记室参军。 太建初,为武陵王明威府功曹史,兼东宫管记。丁母忧去官。五年卒,时年三十四。 太子甚伤悼之,手令举哀,加其赙赠,又自制志铭。至德二年,追赠司农卿。

琰寡嗜欲,鲜矜竞,游心经籍,晏如也。其所制文笔多不存本,后主求其遗文, 撰成二卷。有弟瑜。

瑜字干玉。少笃学,美词藻。州举秀才。解褐骠骑安成王行参军,转军师晋安 王外兵参军、东宫学士。兄琰时为管记,并以才学娱侍左右,时人比之二应。太建 二年,太子释奠于太学,宫臣并赋诗,命瑜为序,文甚赡丽。迁尚书祠部郎中,丁 母忧去职。服阕,为桂阳王明威将军功曹史,兼东宫管记。累迁永阳王文学、太子 洗马、中舍人。

瑜幼长读书,昼夜不废,聪敏强记,一览无复遗失。尝受《庄》、《老》于汝 南周弘正,学《成实论》于僧滔法师,并通大旨。时皇太子好学,欲博览群书,以 子集繁多,命瑜钞撰,未就而卒,时年四十四。太子为之流涕,手令举哀,官给丧 事,并亲制祭文,遣使者吊祭。仍与詹事江总书曰:“管记陆瑜,奄然殂化,悲伤 悼惜,此情何已。吾生平爱好,卿等所悉,自以学涉儒雅,不逮古人,钦贤慕士, 是情尤笃。梁室乱离,天下糜沸,书史残缺,礼乐崩沦,晚生后学,匪无墙面,卓 尔出群,斯人而已。吾识览虽局,未曾以言议假人,至于片善小才,特用嗟赏。况 复洪识奇士,此故忘言之地。论其博综子史,谙究儒墨,经耳无遗,触目成诵,一 褒一贬,一激一扬,语玄析理,披文摘句,未尝不闻者心伏,听者解颐,会意相得, 自以为布衣之赏。吾监抚之暇,事隙之辰,颇用谭笑娱情,琴樽间作,雅篇艳什, 迭互锋起。每清风朗月,美景良辰,对群山之参差,望巨波之滉漾,或玩新花,时 观落叶,即听春鸟,又聆秋雁,未尝不促膝举觞,连情发藻,且代琢磨,间以嘲谑, 俱怡耳目,并留情致。自谓百年为速,朝露可伤,岂谓玉折兰摧,遽从短运,为悲 为恨,当复何言。遗迹馀文,触目增泫,绝弦投笔,恒有酸恨。以卿同志,聊复叙 怀,涕之无从,言不写意。”其见重如此。至德二年,追赠光禄卿。有集十卷。瑜 有从父兄玠,从父弟琛。

玠字润玉,梁大匠卿晏子之子。弘雅有识度,好学,能属文。举秀才,对策高 第。吏部尚书袁枢荐之于世祖,超授衡阳王文学,直天保殿学士。太建初,迁长沙 王友,领记室。后主在东宫,闻其名,徵为管记。仍除中舍人,管记如故,甚见亲 待。寻以疾失明,将还乡里,太子解衣赠玠,为之流涕。八年卒,时年三十七。有 令举哀,并加赗赠。至德二年,追赠少府卿。有集十卷。

琛字洁玉,宣毅临川王长史丘公之子。少警俊,事后母以孝闻。世祖为会稽太 守,琛年十八,上《善政颂》,甚有词采,由此知名,举秀才。起家为衡阳王主簿, 兼东宫管记。历豫章王文学,领记室,司徒主簿,直宣明殿学士。寻迁尚书三公侍 郎,兼通直散骑常侍,聘齐,还为司徒左西掾。又掌东宫管记,太子爱琛才辩,深 礼遇之。后主嗣位,迁给事黄门侍郎、中书舍人,参掌机密。琛性颇疏,坐漏泄禁 中语,诏赐死,时年四十二。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