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李愬(3/3)

锋,以李忠义为副将协助他,自己则亲自率领中军三千人,田进诚以下的各军压阵,作为支应。出了文城栅以后,李愬下达命令说:“向东转。”行经六十里止住,立刻袭击张柴寨,彻底将防守的敌军全部歼灭了,然后让部队稍作休息,整理马鞍、盔甲,磨利刀刃,准备好弓矢,待命出击。这时天下起了大雪,天色阴暗,寒风凛冽,许多士兵都因为受不了严寒气候,皮肤被冻裂了,连马也都畏缩不前,冻死在路上的士兵有十之一二。张柴寨的东面,泥泞难以行走,从没有人走过这条路,于是大家都认为前途难以预测。部队刚刚要出帐幕,军吏前来请示目的地,李愬说:“进入蔡州攻打吴元济。”(边批:士兵一定害怕得发抖)军士们一听,人人脸色改变,监军也哭着说:“元帅果真已经中了李祐的圈套。”但是已经跟随了李愬,人人也不敢自作主张。(边批:将士们有出生入死的决心了。)李愬派出一支小部队破坏桥道,断绝洄曲的退路,又派兵切断朗山山道的后路,继续向前行进了七十里,半夜时分来到悬瓠城。这时天空大雪纷飞,城旁都是饲养鹅、鹜的池塘,李愬命令人将鹅、鹜惊扰起来,以此来遮掩兵马声,吴房、朗山戍守的贼兵都没有发觉。李祐等人首先率兵士登城,杀死城门的守卫之后,打开城门,但是仍然像平常那样打更报时。第二天天亮,大雪停了。李愬进入吴元济屯兵的外城,蔡州官吏这才惊恐地大叫起来:“城已经失陷了。”吴元济还是不相信地说:“也许是洄曲的子弟兵前来领取棉衣吧。”等听到传令兵说:“常侍有令。”这才惊惧地问:“哪位常侍到这里?”急忙率领亲信登上牙城。这时候田进诚已经率领军队将他们团团包围了。李愬判断,吴元济肯定会寄希望于董重质出兵救援,于是亲自到董家探访了他的家人,安慰他们不要惊慌,并亲自写了一封招降书。董重质看了信以后,一个人身穿白衣前来归降。于是田进诚火烧南门,吴元济看到大势已去,下城梯请求投降,被关入牢车,押送到京师。

评译

没有将李祐上刑具送往京城,毁谤的话就不会停息,这和当年司马懿祁山请战,等奉到皇帝的诏令就停止,所用的是相同的机略,都是先与上面定好战略,料定不会违背既定方针而后才提出自己不想实行的。就好像辛毗传达圣旨之后,蜀国的军队就不堪作战了。李祐重回到李愬的帐下,贼寇就平定了,这固然是由于为将的善于用兵,而知人善任的贤君,也是成事的原因。

岳飞平杨幺、李愬灭吴元济,虽然都是借贼将攻贼首,也是因为将帅本身素有威望,能够服众;再者早已经掌握了敌人的情势,才能够克敌制胜。如果后人不衡量自身的能力,只会依葫芦画瓢,难保不会失败。就像岑彭、费祎,结果都是被降兵所杀,赤壁之战,曹操盲信黄盖的投降而失败,淝水之战苻坚也是因为降将朱序谋降晋朝,暗中助晋败秦而失败。他们都是沙场老将,深懂军事,尚且这样,后人能不谨慎小心吗?

要能很好地运用间谍,不妨让人窝藏间谍,但是必须要先查明间谍的所在,才能够很好地掌握他们。只有让百姓不私自窝藏间谍,才能够察觉出他们的存在;只有对百姓恩威并施,才能使百姓不隐藏间谍。这其中有很大的学问!

近来有一个县令想要肃清境内的盗匪,他认为既然昔日曾经多次在妓馆捕获盗匪,不如将所有的妓女都赶出县境,那么盗匪也就自然会销声匿迹了。其实盗匪常常流连于妓馆,不是正好给捕役缉捕盗匪提供了很好的线索吗,与其让盗匪聚集在县外,还不如让他们留在县内,好就近监视掌握他们呢。照着那个县令的逻辑,如果盗匪盘踞在民家,是否也要将全县的百姓都驱逐出境呢?身为县令,不督责衙役们尽职尽力地拘捕盗匪,反倒只是希望盗匪没有落脚的地方,真是非常的没有头脑了。

注释

①伤夷:大败受创。

②王人:天子之民。

③见:通“现”,展现。

④燔聚:郊外置炊聚餐。

⑤突将:冲突敌营之将,突击队。

⑥檄:命令。

⑦敢舍谍者族:敢于为敌人间谍提供食宿者全家诛灭。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