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金城:今兰州。
④人:其
族之人。
赵充国一面派骑兵去四望和峡中侦察,发现那里并没有羌人
没。于是趁着夜
引兵到落都,召集各
的将领说:“我知
羌人不善于用兵,假如他们派遣几千人防守四望和峡中这两个地方,我军哪能再向前推
呢?”于是向西推
到西
的都尉府,日日宴飨军士,士卒们都愿意为他效力。羌人好几次前来挑衅,赵充国都下令
守。(边批:步步持重。)开始,罕开的酋长靡当儿派遣他的弟弟雕库告诉都尉说:“先零人想要造反。”过了几天,先零人果然叛变了。但是有很多雕库的族人也在先零的
队中,都尉就将雕库留下来
人质。赵充国认为雕库没有罪,就将他放了,让他回去告诉各个酋长说:“汉朝大军是来诛讨有罪之人的,并不是要将所有的羌人都赶尽杀绝,犯法的人如果能够
罪立功,斩杀其他已犯罪的人,可以免去罪罚:杀死大
目的人赏赐钱财四十万,中
目的人十五万,小
目的人三万,男人三千,女
以及老弱各赏给一千,同时俘虏所获的女
以及财
也都完全归那个人所有。”赵充国想凭借自己的威信去招降羌人以及那些被劫持而反叛的人,来瓦解羌人的
谋。酒泉太守辛武贤上奏说:“现在羌人早晚都会来
扰边境。羌地苦寒,汉朝的战
没有办法适应北方冬天的气候,可以增加
饲料,不如在七月上旬,携带三十天的粮
,分别从张掖、酒泉两地,合攻罕开。”昭帝把奏章
给赵充国谋划。赵充国认为:“
匹背负三十天的粮
,再加上衣服、武
等装备,难以追击敌人。如果羌人再提前占据险要关
,然后严守厄
,断绝官兵的粮
,那么对官军来说是十分不利的,必定会有伤亡危险的顾虑。再说首先谋反的是先零人,其他羌族只是因为受到了先零的胁迫才跟随作
的,因此应该先把罕开附和先零反叛的愚昧过失,放在一边不予追究,先对先零
行诛讨,以威服其他羌人。”然而群臣却认为:“先零兵力
大,又依靠罕开的帮助,如果不先攻破罕开,很难平服先零。”(边批:这是似是而非的论断。)于是昭帝下令赵充国对罕开发起
攻。赵充国上书请罪,剖陈利害,说:“臣看《孙
兵法》上说过,‘兵力不足以
攻的就要防守’,又说,‘善作战的人,能掌握敌人,却不被敌人所掌握’。现在羌人
寇,我们应该
的是整饬兵
,训练战士,以逸待劳,才是制胜的关键;如今放弃制敌的先机,落
敌人的战术,愚臣认为是万万不可的。先零想要反叛大汉,因此才和罕开化解了过去的仇恨,订立盟约;但是他们心中也在担心万一汉兵一到,罕开或许会背叛他们,因此先零希望汉军能先攻打罕开,他们好
兵救助罕开,以表示自己在
守彼此的盟约。先攻击罕开羌,先零一定帮助他。现在羌
壮,粮
充足,我们
兵攻击,恐怕没有任何好
,只是正好让先零有机会有恩于罕开,更加
定了他们之间的盟约。先零的势力也会日渐壮大起来,归附的羌人也会越来越多。老臣担心到那时候,先零或许会成为我朝的大患,到那时就不仅仅是两三年的外患而已了。依老臣之见,如果能够先消灭先零,即使不讨伐罕开,罕开也会自然归顺我朝;万一先零已经被消灭,而罕开仍然没有顺服,那么,到正月的时候再
攻也不晚。”昭帝接受了赵充国的意见。赵充国于是率领军队
攻先零,先零因为长时间的安逸生活,已是防备松懈,看到汉朝大军之后,纷纷丢下车辆辎重,想要渡湟
逃命,由于
路狭隘,赵充国只
地跟随在这些溃逃的敌人后面,慢慢地驱赶,并没有急着追赶。(边批:又是持重。)有人说:“追击先零的逃兵,正是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赵充国说:“这些都是走投无路的穷寇,不可过分地
迫他们,慢慢地追赶他们,他们便会没命地逃走;但是如果将他们
急了的话,他们或许会回过
来拼命的。”诸将都认为他说的有
理。结果羌人有好几百个人被
淹死了,投降或被砍
的有五百多个人。汉军来到罕羌人居住之地后,赵充国下令:不准烧毁他们的
落,也不可在他们田里收割农作
或者放牧
匹。罕羌听说这件事,都非常
兴地说:“汉军果然不是来消灭我们的啊。”羌酋靡忘于是自动前来归顺,赵充国赐给他
以后,将他放回去劝说其他的族人。一时之间,有一万多名羌人请求投降,赵充国预料羌人会自动瓦解,因此遣回了全
骑兵,并请准予留下一万名兵士在当地屯田,静观其变。
①桀黠:桀,执拗、不顺从。黠,恶。
⑤毋燔聚落刍牧田中:不要焚烧村落及在田中刈草、放牧。
②隃度:遥测。
注释
,区区数百名羌骑,没有必要去贪求。”
⑥坏:谓其内生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