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唐纪三十四(10/10)

从京畿、州、坊州开始,一直到岐州、陇州都起来响应。这时长安城的西门以外都变成了战场,叛军兵力所能控制的地区,南不出武关,北不过云阳,西不越武功。江、淮地区的奏疏以及贡献的物资往蜀中和灵武,都从襄阳取道上津抵达扶风,道路畅通无阻,这都是薛景仙的功绩。

[38]九月,壬子,史思明围赵郡,丙辰,拔之;又围常山,旬日,城陷,杀数千人。

[38]九月壬子(初一),史思明率兵包围赵郡。丙辰(初五),攻陷赵郡。然后又包围了常山,十天后常山城陷,被杀数千人。

[39]建宁王,性英果,有才略,从上自马嵬北行,兵众寡弱,屡逢寇盗;自选骁勇,居上前后,血战以卫上。上或过时未食,悲泣不自胜,军中皆属目向之。上欲以为天下兵马元帅,使统诸将东征,李泌曰:“建宁诚元帅才;然广平,兄也。若建宁功成,岂可使广平为吴太伯乎!”上曰:“广平,冢嗣也,何必以元帅为重!”泌曰:“广平未正位东宫。今天下艰难,众心所属,在于元帅。若建宁大功既成,陛下虽欲不以为储副,同立功者其肯已乎!太宗、上皇,即其事也。”上乃广平王为天下兵马元帅,诸将皆以属焉。闻之,谢泌曰:“此固之心也!”

[39]建宁王李性格英豪果断,有雄才大略,跟随肃宗从马嵬驿北上时,兵力寡少,屡逢强盗,李就亲自挑选了一批骁勇善战之士,走在肃宗的前后,浴血奋战保卫肃宗。有时肃宗过了吃饭的时间还未进食,李总是悲泣不已,所以很得军心。肃宗想任命李为天下兵马元帅,让他统帅诸将东征,李泌说:“建宁王李确实有元帅之才,但是广平王李是兄长,如果让建宁王李功成名垂,广平王李岂不是要像周朝的吴太伯那样让位吗!”肃宗说:“广平王李是嫡长子,将来要继承皇位,何必把元帅之职看得那么重呢!”李泌说:“广平王虽然是嫡长子,但还没有册封为太子。现在天下战乱,众心所向,在于元帅。如果建宁王大功已成,陛下虽然不想立他为太子,与他一起建功立业的人肯答应吗?太宗和太上皇就是典型的例子。”于是肃宗就任命广平王李为天下兵马元帅,诸位将领都由他指挥。建宁王李得知此事后,感谢李泌说:“这本是我的心意!”

上与泌出行军,军士指之,窃言曰:“衣黄者,圣人也。衣白者,山人也。”上闻之,以告泌,曰:“艰难之际,不敢相屈以官,且衣紫袍以绝群疑。”泌不得已,受之;服之,入谢,上笑曰:“既服此,岂可无名称!”出怀中敕,以泌为待谋军国、元帅府行军长史。泌固辞,上曰:“朕非敢相臣,以济艰难耳。俟 贼平,任行高志。”泌乃受之。置元帅府于禁中,入则泌在府,泌入亦如之。泌又言于上曰:“诸将畏惮天威,在陛下前敷陈军事,或不能尽所怀;万一小差,为害甚大。乞先令与臣及广平熟议,臣与广平从容奏闻,可者行之,不可者已之。”上许之。时军旅务繁,四方奏报,自昏至晓无虚刻,上悉使送府,泌先开视,有急切者及烽火,重封,隔门通进,余则待明。禁门钥契,悉委与泌掌之。

肃宗与李泌出外行军,军士都指着他们私下说:“穿黄衣服的是圣人,穿白衣服的是山中隐士。”肃宗听说后,就告诉了李泌,并说:“现在是战乱时期,我不敢违背您的意志委以官职,但应该暂时着紫袍以防止众人猜疑。”李泌不得已,只好接受了紫袍。穿上紫袍后,李泌入宫谢恩,肃宗笑着说:“您既已身着朝服,怎么可以没有名称呢!”于是就从怀中拿出了敕书,任命李泌为待谋军国、元帅府行军长史。李泌坚辞不受,肃宗说:“朕不敢以宰相一职难为您,只是想任命这一职务以度过眼下的艰难时期。等平定叛乱后,就满足您归隐的志向。”李泌这才接受。肃宗于宫中设置了元帅府,如果广平王李入宫,李泌就留在府中,如果李泌入宫,李就留在府中。李泌又对肃宗说:“诸位将领畏惧陛下的天威,在陛下面前陈述军务大事时,常常因拘束不能尽兴,万一出现了小的差错,将会召致极大的损失。请求先向我与广平王商议,然后再向陛下报告,可行的就命令执行,不可行的就加以否决,肃宗同意。当时军务繁忙,各地所上的奏疏整夜不断,肃宗让全部送到元帅府,由李泌先打开批阅,如果有紧急事情或烽火战报,李泌就加以重封,隔门传进宫中,其他不重要的事情就等到天亮后再奏报。肃宗还把宫门的钥匙和符契全部委托给广平王李与李泌掌管。

[40]阿史那从礼说诱九姓府、六胡州诸胡数万众,聚于经略军北,将寇朔方,上命郭子仪诣天德军发兵讨之。左武锋使仆固怀恩之子玢别将兵与虏战,兵败,降之;既而复逃归,怀恩叱而斩之。将士股栗,无不一当百,遂破同罗。

[40]同罗与突厥酋长阿史那从礼引诱九姓府与六胡州的诸部落胡人数万,聚集在经略军北边,准备侵略朔方,肃宗命令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到天德军发兵讨伐。左武锋使仆固怀恩的儿子仆固玢另率兵与胡人交战,兵败而降,不久又逃了回来,被仆固怀恩责骂后杀掉。所以其余的将士都十分畏惧,作战时奋勇争先,以一当百,于是打败了同罗。

上虽用朔方之众,欲借兵于外夷以张军势,以王守礼之子承为敦煌王,与仆固怀恩使于回纥以请兵。又发拔汗那兵,且使转谕城郭诸国,许以厚赏,使从安西兵入援。李泌劝上:“且幸彭原,俟西北兵将至,进幸扶风以应之;于时庸调亦集,可以赡军。”上从之。戊辰,发灵武。

肃宗虽然依靠朔方镇的兵力平叛,但还想要借外夷的兵力以壮大威势,于是就封王李守礼的儿子李承为敦煌王,与仆固怀恩一起去回纥借兵。又征发拔汗那的兵众,并让他转告西域各国,许以重赏,让他们跟随安西兵一起入援。李泌劝肃宗说:“不如暂时先到彭原,等所征的西北地区的兵到后,再前往到扶风以接应他们,那时丝织品、布帛等庸调也到了,可以供应军队。”肃宗同意。戊辰(十七日),肃宗从灵武出发。

[41]内侍边令诚复自贼中逃归,上斩之。

[41]内侍宦官边令诚从叛军中逃回,被肃宗杀掉。

[42]丙子,上至顺化。韦见素等至自成都,奉上宝册,上不肯受,曰:“比以中原未靖,权总百官,岂敢乘危,遽为传袭!”群臣固请,上不许,置宝册于别殿,朝夕事之,如定省之礼。上以韦见素本附杨国忠,意薄之;素闻房名,虚心待之。见上言时事,辞情慷慨,上为之改容,由是军国事多谋于。亦以天下为已任,知无不为;诸相拱手避之。

[42]丙子(二十五日),肃宗到达顺化郡。韦见素等人从成都到达,奉上传国宝器和玉册,肃宗不肯接受,并说:“近来因为中原地区战乱,所以暂时管理百官,怎么敢乘此危机时刻,立刻就继承皇位呢!”群臣坚决请求,肃宗不答应,于是就把传国宝器和玉册放置在另一座殿中,如早晚礼拜父母那样去礼敬。肃宗因为韦见素原来曾依附杨国忠,所以对他很冷淡。又因为久闻房的声名,所以对他很热情。房对肃宗谈及时事,陈辞慷慨,感情激昂,以至肃宗为之而动情,所以对于军国大事多与房商议。房也以平定天下为已任,知道的事没有不做的,其他宰相只好拱手避位。

[43]上皇赐张良娣七宝鞍,李泌言于上曰:“今四海分崩,当以俭约示人,良娣不宜乘此。请撤其珠玉付库吏,以俟有战功者赏之。”良娣自阁中言曰:“乡里之旧,何至于是!”上曰:“先生为社稷计也。”遽命撤之。建宁王泣于廊下,声闻于上;上惊,召问之,对曰:“臣比忧祸乱未已,今陛下从谏如流,不日当见陛下迎上皇还长安,是以喜极而悲耳。”良娣由是恶李泌及。

[43]肃宗赏赐张良娣七宝马鞍,李泌因此对肃宗说:“现在天下大乱,分崩离析,应该以节俭处世,张良娣不应该使用这样的马鞍。请撤去马鞍上的珍珠宝玉交给府库官吏,将来赏给那些立功的战士。”这时张良娣在自己的房子里对李泌说:“您和我是乡亲,何必这样呢!”肃宗说:“李先生是为了国家的事业着想。”于是命令立刻撤去。此时建宁王李在房外的廓庑下哭泣,被肃宗听见,以十分惊奇,就召来问他为什么哭泣,李回答说:“我近来非常担忧战乱难平定,现在看见陛下从谏如流,虚心待下,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看见陛下迎接上皇返回长安,所以喜极而悲泣。”张良娣从此憎恨李泌与建宁王李。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