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四章 夺鼎第六章 水寨
太湖,古称“震泽”位于长江三角洲的南bu,其水域面积仅次于鄱yang湖和dongting湖,号称“三万六千顷,周回八百里”是长江下游地区最大的湖泊。
位于江南水乡的太湖水源充足,气候宜人,wu产丰富,自古就是鱼米之乡。首先大规模开发这里的就是chun秋时期的吴国与越国,到了三国时期,东吴进一步开发了太湖liu域,使得这里的经济逐渐赶上了中原地区,之后又经过了数百年的经营,到了唐朝时,这里就成为了朝廷重要的粮响来源地,以至于“安史之luan”时,朝廷不得不从这里调运大量粮响,以支援朝廷平叛的军事行动。到了南宋时期,由于中原战luan连年,残破不堪,而且南宋朝廷也定都于南方,所以,此时太湖liu域的经济开始全面超越北方,以太湖为中心,形成了中国最重要的经济区,这里成为整个江南最富庶的地区之一。
到了元朝,在全国商品经济全面发展的背景下,太湖liu域的经济进一步大发展,这里是朝廷禄米的重要来源地,正是为了将这里的大米运往北方,元朝才将隋朝的运河加以修整,并开凿了新的运河,一条南北jiao通大动脉才贯通大都(北京)与杭州之间,而且这样一来,这太湖liu域也就成为了南北商品的重要集散地。这里不仅是商品jiao易中心,而且也是重要的商品生产中心,由于元朝时江南一带已经广泛zhong植了棉hua,因此棉纺织业成为这里重要的家ting副业,后来在黄dao婆的努力下,崖州(海南岛)黎族较先进的棉纺织工艺传到这里,使得这里的棉纺织业进一步发展起来,著名的“乌泥泾被”也就闻名全国,使得整个松江地区成为了中国的棉纺织业中心,太湖liu域在经济上的重要xing进一步得到ti现,地区经济也就更上一层楼,为随后的朱元璋由南而北建立明朝打下良好的经济gen基。
不过,到了明朝末年,在全国普遍灾荒的背景下,太湖liu域也遭受了多次灾害,虽然还不至于伤jin动骨,但毕竟让百姓们的生活更加困苦了一些,一些百姓走投无路下,便纷纷进入了那烟波浩淼的太湖之中,当起了打家劫舍的水寇,虽然官府多次进湖围剿,但毕竟活不下去的人太多,而且湖上水dao众多,湖中岛屿也不少,再加上官军腐败无能,因而水寇剿不胜剿,太湖也变得危险起来。
在太湖众多的水寇之中,最qiang大的一支是由一名落第的秀才率领的,那秀才叫什么名字已经没有人知dao了,人们只知dao他的外号——五尺孔夫子。
这个外号是有来历的,据说他姓孔,shen高还不到五尺,甚是矮小。本来考官看见他姓孔,而且文章也zuo的不错,原是打算将他录取的,但当知dao他shen高才五尺时,就立刻拿下了他的考卷,还zuo诗一首,以讽刺他的委琐形象。“五尺孔夫子”大怒之下,一把火烧掉了儒衣儒冠,发誓从此不读诗书,随后变卖了全bu家产,进湖投了水寇,并给自己起了这么个有些大不敬的诨号。
本来那gu水寇与其他的太湖水寇一样,都是一群活不下去的百姓组成的,良莠不齐,而且组织混luan,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但自从这个“五尺孔夫子”入伙之后,情况就渐渐发生了改变,由于“五尺孔夫子”读过书,通礼晓情,又能从一些兵书上拿chu些兵法之类的主意,所以这gu水寇渐渐壮大起来,逐渐兼并了其他的一些水寇,最终成为了这太湖中最大的一gu水寇,他们不仅在太湖众多水寇中称霸,甚至还数次单独击败前来进剿的官军,名声大噪。
后来那水寇的tou领在前往苏州会相好的姐儿时被官军拿住,随后在南京被剐了三千刀,于是这“五尺孔夫子”就被推举为新的tou领。他shen知自己实力有限,不可能与官军长期对抗,于是便逐渐用银子开路,最后终于成功的贿赂一名朝中的大官,在得到“五尺孔夫子”不再进扰湖边商家地主的保证后,一ding“苏州府副断事”的七品官帽就飞到了“五尺孔夫子”的脑袋上。
这“五尺孔夫子”倒也没有将这官帽放在yan里,他只在那衙门里待了不到两天便向上官告了假,又回到了这太湖之中,并领着众bu下在这太湖的湖边修筑了一座水寨。水寨位于太湖的西北边,与那无锡城隔湖而望,两地相距四五十里,站在水寨的寨楼之上,可以看见无锡城西那惠山的山ding。水寨由ju石垒筑而成,四周环以取之不尽的湖水,寨子周回七里,jian固异常,四周的寨墙上还架了几门大炮,真可谓是bi垒森严。
不过,这“五尺孔夫子”只在寨子里享受了两年就驾鹤西去了,由于没有了他的经营,这座水寨一日不如一日,yan见着就要人去寨空了。
直到五天之前,这座水寨才又热闹起来。
五天之前,一支来路不明的军队忽然经过这里,他们发现了这矗立在湖边的水寨,于是便不由分说攻将过来,将水寨里剩下的水寇杀了个干干净净,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