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四密室窗外的笑声(4/6)

,先就得到警告,占了便宜。如照以前所为,被这位异人寻上门去,简直非糟不可。这样一说,二位班头想已明白,你问他们也决不会说一字,不信只管试他一下就知道了。"

二捕一听,便知内中一家姓史,与自己同是破落户出身,并且还是同门师兄弟,自从学会本领,由三十几岁起弟兄二人便流狼在外,过了十余年忽然发财回乡,说是经商所得,跟着便在城内外开了几家店铺,逐年添买了两三百顷田地,文武两途俱都来得。

史二更是城外一家著名的财主恶霸,因其平日出入公门,最喜结交缙绅人家,虽然强横霸道,有恶霸之称,人却豪爽好交,对于自己颇讲师门交谊,又有利用之处,情分甚厚,当日改北为南一半是寻丁、余二人探询贼踪,一半便是寻访此人。因他以前发迹所得都是不义之财,与江湖绿林中人暗中都有交往,人却机警仔细,尤其中年以后,不是真有本领名望的人决见他不到,就是对方有点老交情,也是不等人到,老早便由所派党羽迎前打发回去,决不令其上门,能见到他的人都有极深交情,在有求必应之下差不多全成了革命的朋友。正想便道往寻向其求助,不料人还不曾见面,他也跌倒在飞贼手里。

余富是个细心谨慎的人,听他口气,史二非但和别的富户一样损失了不少钱财,并还向贼讨好,自愿奉上。凭他那样骄横的人,不是一败涂地,或是深知对方厉害,万非其敌决不如此服低。照他平日作法,这类事一发决放自己不过,必要命人请来商计,明暗公私一齐上,不将对方打得家破人亡不肯停手,怎会悄没声的便将大量家财献出,听凭对方处置,还要表示心服口服,格外讨好?昨日见陈玉庭那大名望的武师,便所交在座来客也无一个不是成名人物,竟会知难而退,先还暗中笑他年老情虚,身家念重,以为史二所交人物不在他以下,并且都是江湖中人,人前不轻露面,以毒攻毒再好没有,做梦也未想到他这样人都会如此无用,照此情势,是否身家念重已不相干,分明敌人高明太多,成了以卵敌石之势,断定出手必败,这杯罚酒万吃不消才有这样举动。这两个势力最大的人尚且如此,自家相识的人虽多,均是一些鼠窃狗偷之辈,济得什事?越想心越寒。当着余富不便明言,暗中却是不约而同准备回去编些假话,暂时敷衍县官,等过几日想好搪塞方法再去交差。对头动身得早那是万幸,否则也只好挨到此人事完起身,但盼风声不要扩大,不被本城那些大官知道便可无事,当中真要出什岔子也只得过且过,到时再说了。

又谈了一阵,余富原是奉命警告,免得传扬开去,异人虽然不怕,多生枝节到底也有不便,看出二捕气馁心寒,也颇高兴,又将翼人影无双从去年七弟兄领头救灾起直到目前夺富济贫种种奇绩夸大其词说将出来。二捕始而越听越心寒,也越有趣。后因余富心热讨好,惟恐官家为难,妨碍异人救济之事,话说太多,虽说这些事情均是民间传说,先不知道两次救灾也是此人所为,日前听兄弟说,今早看出来人异相,问出真情,方始得知。这类老奸巨猾的名捕心思何等细密,谈到中间,早已听出余富偏向对头,后又听出许多无稽之谈,越发生疑,心中暗骂:"杂种,得了人家多少好处,这样忠心!"表面上却不露出,仍是随口恭维,因觉对头既得人心,到处都是他的耳目,我如暗做,被人识破,反露破绽,索性明说反少疑心。拿了本官四百两银子,好歹也探一点真情回去。

事情走到哪里是哪里,无须一定。吃了公门饭,到处都有冤家,多狠的强盗贼也都见过,做的是这一行,也怕不了许多。

赵三元更是性骄好胜,越想越不眼气,决计走一步是一步,真碰钉子再打回票,凭着自己的机警本领,至多不能擒贼交案,受害当不至于,还是打听明了再说,故意笑道:

"照你所说,连史庄主也吃大亏了么?我对这位异人决不敢有什想头,他偏不肯和我弟兄对面,像这样神仙剑侠的异人百年难遇,听你口气,史老二就未和他结为平辈之交,也必与之常见,他说的话必较可靠,我先托他一托,如其机缘凑巧,求他引见能够见到一面,就不说有什好处,到底也可长点见识,免得人家多心,不是好么?"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