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章(2/6)

文菲父得意地哈哈大笑起来。

雪如忙问:“是哪一位?”

文菲的娘家住在城南关一座普通的青砖黛瓦小院里。院不大,却是四四方方,有前也有后院。堂屋傍门一棵老石榴树,石榴开得红艳艳的。南墙角上有一株大皂角树,墙上摆着几盆草。整个院落拾掇的又净、又利落。

“你不知,这几年里,咱们山城至少了两三个省立完中、省立女师范的女秀才呢!嫁到外面、离开山城的不算,下就有一位:省立女师毕业,若论起才学胆识和琴棋书画,恐怕连好些有学问的男也未必能赶得上的。”玉纯

这时,她一抬,正好看见一对燕从外面飞回来,落在梁间的燕窠里,哺育那呢呢哝哝的几只幼燕。于是顺接了一句:“燕窠里孵燕半孵儿三两只。”答完,脸儿一红,转便跑门去了。

雪如记起来了,儿时,玉纯常向自己提起过,当年自己也曾见过她两次:第一次是在中岳庙会上,雪如和玉纯几个小伙伴儿正好遇上她一家四。玉纯隔着轿帘把一串冰糖葫芦递给她,不知玉纯当时和她说了些什么?雪如见她捂着嘴笑了笑,一双黑玛瑙似的大眸忽闪忽闪地只打量着雪如。再一次是在玉纯家里,那天雪如到玉纯家时,见玉纯正在院里教她用飞镖掷树上的梅。那天,她穿了件藕合的撒夹袄,两朵丫髻上缠着长长的五彩丝带,五彩丝带直飘到肩上。齐眉刘海刀切一般整齐。一见雪如闯院来,她转过脸来,用那黑玛瑙似的大眸忽闪了雪如两下“倏”地一闪,人就不知躲哪儿去了。

早饭。玉纯问雪如,见说吃过了,便挥挥手对家人说:“我这会儿还不想吃,先撤了下去吧!”

“若说来,这个人你也知——我表妹,崔文菲。”

雨贵如油。”这样的和风好雨,──在山城可是多年也难得一遇的。

雪如和翰昌已经商定,任命玉纯担任教育会劝学所的督学官,并兼任女学校校长。谈到女校的筹办和教师的选聘时,雪如:“这次办女校,不仅要让学生念书识字,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她们反对封建礼教,反对旧德和旧风俗,学习新生活。若能聘请到一两位读过新学、思想开明的女老师,是最好不过的事了。可惜,在咱们山城,恐怕一时还寻不到这样的人才。”

这下,直令刘举人惊愕地愣在那里了!半晌才转过脸来,对文菲父亲伸着大拇指夸:“老哋!崔兄的千金果真了得呀!”

娘的一直是文菲

雪如忙说:“我又不是什么外人,还讲这个虚礼?你酒醉初醒,及时喝些汤补补最好不过了!”玉纯这才让重新摆了上来。

小时候,一家人跟父亲过着一迁移动的军旅生涯。父亲告老还乡后,娘、文菲和弟弟才得以随父回到山城老家来安居乐业。然而,只谁知,过去因,加上父亲离开山城前原有正妻,而且正妻的娘家在山城乡下还是颇有些势力的大人家。所以,当初跟父亲回山城后,颇受了一阵亲戚的冷落和岐视。父亲为了她们娘儿仨免受委屈,才专门另置了这小巧玲珑的别院来安置她们房屋。

文菲从吴家坪回城的这两天里,天上一直飘着绵绵的细雨。

“哦?是她——!”

“哦?山城也有读过新学的女么?”雪如兴奋的问。

一次,城西的刘举人来家客。他正在堂屋和文菲父亲说着闲话,见十来岁的小文菲手里举着几枝红石榴从外面跑来,问父亲儿开得好看不好看?刘举人因早听人说,崔家有个女儿,小小年龄就聪慧过人、答对如,便有心试上一试。他笑望着小文菲:“石榴树上结石榴,一年结实几颗?”

因正妻无,中年得的父亲对文菲弟俩便异常疼。自幼就令文菲和男孩一样读书识字。文菲天资聪慧,不仅诗词书画样样过人,八九岁上便能抚琴、诗、对对。父亲兴之所致时,偶尔也会让她在客人面前小试手的。文菲小小年龄,每每语惊人,令客人啧啧称奇,也给父亲脸上增不少。

玉纯拦住他的话:“慢着!雪如,这你可错了!这些年,你一直在外面,你怎么知,咱山城寻不到这样的人呢?”

文菲转过脸去,望着刘举人,黑玛瑙似的眸忽闪了几下,心想:这位刘老爷忽然来这么一句,恐怕不只是在问自家的石榴树一年能结多少石榴,而是了一副上联,等着自己的下联呢!

看来,大了几岁的她知害羞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