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三章(4/4)

的两台蒸汽机,首开了山城实业从工场手工业朝机器大工业发展的一代先河。

忙忙碌碌地,转眼又是一年的秋凉时节了。

这天上午,众人正在县署后衙商议公事,卫兵报说门外有几位少林寺的和尚,要见知县和杜长官报一件大事。

来山城后,少林寺众僧对官府的诸多事情一直都是尽力支持,故而两下交情日渐密切起来。翰昌和雪如听说有要事,忙令卫兵将他们先领到前面的小议事厅,说他们随后就到。这边匆匆部署了一番会议内容,两人便一齐到前面来见客。

领头的是恒林大师兄的大徒弟妙兴。雪如和翰昌一眼看出众僧脸上强抑住的悲楚,连忙问发生了什么事?

原来,云松恒林大和尚于昨夜子时圆寂了!云松是恒林大和尚的号。

雪如心内蓦地一沉,一时悲楚难忍起来:这位大德高僧,一生为山城百姓,为少林寺的发扬光大是鞠躬尽瘁了!他的一生,不仅在武学、禅学和品行方面的造诣极高,就是在治病救人方面,也有着妙手回春的医术。

他主持少林寺期间,山寺的发展达到了一个繁盛时期。除了修悟佛法、精研武学和医学之外,在除暴安良、普渡众生方面也做下了无量善事。平时,无论遇有天灾人祸还是百姓们的红白喜事,他都肯相帮相助,故而,被山城百姓誉为“金刚面目,菩萨心肠”和“佛祖之慈”

更重要的还有,打从自己和翰昌回山城的这些年里,县署每次组织的剿匪行动,山寺都是积极主动出兵出力,为百姓的安居乐业,为寺院的光大,为山城各样事业的倡兴立下有汗马功劳啊!

安慰并送走了众僧后,雪如、翰昌与山城的十几位士绅和百姓代表商议,他们虽没有资格为恒林长老建一座七级僧塔,可一定要为长老立下两座不朽的丰碑。而且,要立,就要立得气气派派、高高大大地!

雪如和几位地方乡绅及县署官员连夜拟定并撰写了碑文,找工匠赶时间打磨刻写。碑制好后,并排竖立在了山寺正门外的东面。右边一座碑上刻着“登封县僧会司兼少林寺保卫团团总云松大和尚懿行碑”左边一座碑上刻着“登封县僧会司兼少林寺保卫团团总恒林大和尚懿行碑”

两座行碑果然称得上是高大气派,又着意加盖了碑廊坊檐。行碑上有一副楹联,上联是:“天宫玉楼随心自在”下联是:“佛国金世任意逍遥”横批是“山高水长”整座行碑雕工细腻、风格别致,雕有龙凤花草图案,并刻有“禅登天庭”和“武功彪炳”八个篆字。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