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十七章 huahua和尚
隋开皇以前,柏谷屯这一带的土地山林,统是前朝的几位宇文氏王爷的封邑之地。柏谷坞一带的百姓,很多是北周王公大臣家的公私nu隶和佃hu。
开皇初年,隋文帝一dao诏书,把柏谷屯附近的万亩良田统赐予少林寺为寺田。佛徒以慈悲为怀,每亩地的田租定量比以往要低一到两成,百姓的日子便开始宽松一些了。
寺外那方浩大的晒麦场,平常众僧用它zuo习武演阵的校场。到了夏秋两季收获时节,就成了寺院收租晒粮的临时场地。
每到纳粮季节,周围山下方圆百里村村寨寨的男女老少,便会车拉niu驮人挑肩扛的从四面八方赶到这里来jiao纳地租。每天天刚蒙蒙亮,麦场上便人山人海赶集一样,场当中堆着山一般金灿灿的麦子。场地四周摆着收租过秤所用的大大小小的斗、升、斛、筲之类,还有摞得齐人高的一捆捆的麻袋苇席。
听说耕zhong少林寺的寺田,佃租比别chu1要低,庄子里陆陆续续来了好些逃荒的人,或托亲靠友,或直接跑到寺里来,希望能求租到几亩寺田。有些没有居shen之chu1的佃hu,寺里的僧人还会下山帮他们搭建茅屋。三十多年了,柏谷坞村子越来越大,姓氏也越来越杂了。年景不好时,山寺怜悯众生,张贴lou布,酌情给予减免甚至搭棚赈粥。百姓们有了什么病痛甚至红白喜事时,寺里也会派人chu面参与。
东家和佃hu之间,百姓和寺僧之间,一直都是相帮相助的,不guan彼此有了什么事,都会相互照应。虽说这几年兵luan四起,你攻我占的像拉锯,百姓佃hu仍旧还是an约纳租。
自隋帝杨广南巡之后,天下越发动dang,李密所率的几十万义军已经攻占了东京附近的诸多重镇。"兵ma未动,粮草先行",群雄争霸,谁的兵ma都离不开粮食的支撑。
树大招风。
少林寺的执事僧们gan到了日渐bi1近的危机——zuo为东京东南一带拥有万亩寺田的少林寺,恐怕已经被很多yan睛瞄上了…
未雨绸缪。在今年夏粮储运中,众僧越发小心,当天所收租粮,当晚便分兵几路,或是直接运送到上院少林寺,上院再派人悄悄转送到各chu1粮窖秘藏;或是柏谷寺众僧连夜转移储藏到各chu1的隐秘粮窖或寺后的隐秘的山dong,饰以诸多luan石杂草加以严密遮掩。
全寺的秘密粮窖分布图,只有上座善护、寺主志cao2和昙宗、慧玚等几个主要执事僧知悉。
这些日子,昙宗师父又率众在后山一带新僻了七八chu1的临时秘密粮窖。这些粮窖统选在shen山密林人迹罕至之地,派寺内可靠的弟子,先在地上挖一个口大底小的土窖,将窖底夯实,再用火烧ying,底上铺一层砂石,砂石上再铺以树干,然后垫以苇席和谷麦秸秆,再铺上苇席,周围仍以树干栅成圆栏,以囤席圈围。窖四周留chu可行走可起粮放粮的空地,囤内,分层堆放粮食,每层仍以围席隔开。装满粮后,在窖口bu位盖上一层半尺多厚的谷糠麦糠,仍旧覆上草席苇席,最后用泥土密封窖口,最上面,堆以luan石砂土山草矮丛之类掩遮。
如此,外人就是到了近前,也会以为不过是一座普通的丘地罢了。
这样的粮窖,每窖少则可储几万十几万,多者可储二三十万斤的粮。而且,这zhong秘密仓窖,既可防火防虫防水,又能防霉防盗,有些粮食,如大麦豆类存储其中,可保数年不坏。
为储粮之事,昙宗带领诸僧众整整忙活了一个多月,待租粮全bu平安储藏完毕,才算松了一口气。
山寺外的小河水liu小了一些了。河心祼louchu一些光洁的卵石,把月光割裂得一片一片的。
青蛙的鸣声,使山野之夜越显得寂静。
一袭黑衣从东而来,飘落在昙宗shen边。
"师弟,唐公的二公子李世民从长安秘密回东京了。"
"哦,是来接无瑕回去的吧?我终于可以省省心了。"
昙宗嘴里这般说着,心内却突然涌上来一阵酸楚——说实在的,这孩子真当自己是亲爹了。可叹,一个金枝玉叶的皇家之后,几年时间,竟然把各样通常的农家女孩子的活计全都学会了,什么绣huafeng补,烧火zuo饭,放羊zhong菜,样样都zuo的很像回事。对秋nainai,对自己更是又温顺又孝敬。夏天还没过,就嚷着要为自己feng制夹袄冬袍。每次下山,女儿都是一口一个爹,又是嘘寒问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