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十二章江都惊变(3/5)

、铜板铁琶的曲子,他是一声也听不得了!听了就烦躁发火。可是,这首曲,我听着,总觉得也是心惊肉跳的预感…"

"姐姐慧根过人,博览古今,既不喜欢此曲,肯定有道理。那妹妹今后就不弹此曲了。陛下就是指名要听,妹妹也可以别的曲子奉上,岔开就是了。"含烟一面为皇后续上茶,一面上下打量了一眼皇后的绮罗新装,岔开话题道:"姐姐这件凤帔的绣工好精美!越发衬托得姐姐的凤仪至尊华丽了!"

皇后叹了口气:"唉!如今,姐姐都憔悴成什么了?哪里还有什么凤仪至尊啊!开皇初年,那些王公大臣的命妇们,倒是都说我有母后独孤皇后的凤仪。比起独孤皇后,其实,我是连她一个小手指头都不及啊。如今,在宫里的地位,我是越发连一个普通嫔妃甚至普通宫娥都不及了。"

"啊!姐姐!皇后…皇后,皇后贤德庄重,才学过人,含烟和内宫所有之人加起来,也难及皇后万一。若不是皇后厚爱,含烟,含烟岂有今日?含烟,含烟却是决不敢忘皇后的救命和厚爱…"

含烟清知皇后是借先帝的独孤皇后,报怨陛下非当年文帝。自己又是什么人?岂敢议论今上?所以,她只能有意装作误解皇后话里的意思。

她是深知"祸从口出"四字的厉害——

儿时,她曾听说,当年,祖父贺若敦对父亲贺若弼有过"锥舌"的教导:早年,祖父私下曾对北周太师宇文护有过怨言,他人告密后,遭到宇文护憎忌,逼令祖父在家中自杀。

祖父临死前,曾嘱咐贺若弼说:"我儿,父亲平生之志便是能够率兵平定江南,建大功业。然而,壮志未酬,却因口舌祸身。你不可不引为戒!我儿,你一定要成就我志,平定江南,得成吾愿!"说着,命人拿出一支锥子来:"天生禀性,因吾儿性情素常颇似为父,为防吾儿也有今日之祸,使你务必且且记得今日…"说着,便令贺若弼伸出舌头来,以锥刺贺若弼舌头满口流血后,再再教导一番:"吾儿一定要记得今日之痛!随时随处,慎言缄口!且且!且且!"

可惜,江山好改,本性难移。父亲贺若弼到底还是忘了当年的祖父锥舌之训。三十多年后,到底还是因为私下抱怨朝廷陛下,终致灭族之祸…

皇后果然以为含烟误会了:"妹妹想哪里去了!姐姐不是怪你。唉!姐姐是忧虑,当今陛下这些日子,越发不问朝事了。你知道,他在宫内竟然设了上百处的掖殿,每处都设以姬嫔夫人,每天流连一室,酒宴歌舞昼夜不息,每晚伴侍的姬嫔竟然数百人,个个都醉得不省人事…"

"啊?"含烟生性喜静不喜闹,也不大爱打听宫内闲杂事等,忽闻此说,一时竟惊愕了——陛下他这分明是在自甘堕落啊!

她心想,陛下每天这样麻醉自己,自暴自弃、放狼形骸到如此不堪的地步,莫非,是因为忧虑天下事太甚,又被一件又一件的急报惊吓,故而,得了民间所说的-失心疯-了么?

"这些日子,我一直都在琢磨文献母后薨天之前的那四句禅谶…"

"什么禅谶?"含烟问。

皇后沉默了一会儿:"事到如今,其实,告诉你也无妨,你天性聪慧过人,说不定还能帮我悟破出个中玄机呢。这四句禅谶还是六十年前,少林禅师留给文献皇后的父亲、陛下的外爷卫国公独孤信的。"

"哦,哪四句?"含烟问。

皇后默默含叨:

枭蟒际会,

蛟鹏驭风。

水涸浒塘,

舟覆水中。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