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箭道两侧,锦衣卫两列站立,衣红裙、襞衣,各人怀中抱着一根红通通的枣木“鸭嘴杖”少顷行刑,料必是这些家伙。
潘照远远站住,身边人嘱咐他暂时在一只石鼓上坐下。
“大人好生歇着,还有会子好耽搁。”
说话的廷卫,紫黑脸膛,四十开外的年岁,边说边叹息,往前蹭了一步,小声道:
“大人不认识我了?小人早先在兵部当差,听候过大人的差遣,就是那两年治河时候,也没离大人左右。”
“哦…”“小人姓张…张铁柱。”
“啊,你是铁柱子?”
一惊又喜,恍若身在梦中。
“对了,小人就是铁柱子。”
张铁柱叹了一声,指着身边另一个廷卫道:“这是小人的好友黄明,早先也在兵部当差,我二人对大人的处事为人都着实敬佩,大人不必顾忌,可以放心说话。”
黄明左右打量一眼,支使着另外四人,大声道:“过去,到前面站着去!”
四校尉应了一声,走向前边槐树下站住。
如此一来,说话可就方便多了。
张铁柱咳了一声:“我二人如今在西厂当差,只管护卫押解宫廷中事,打人的事例由东厂负责。早先就听说那个姓焦的(指焦芳,时任户部尚书)与大人不对付,却不知道大人也得罪了这个活阎王,今天情形,看来对大人不利,回头对答,大人千万要小心仔细,免得吃眼前亏…”
几句话说得潘照热泪滂沱直下。
“铁柱子,这朝廷中事如今不要再谈了…回头廷杖却赖你暗里打点关照才好…”“来不及了…”
张铁柱苦笑道:“事情太快…眼前情形,大人也看见了,打人的事是东厂负责,那边虽有几个朋友…眼前不是说话的时候…”
黄明凑前道:“有话快说,时候到了。”
潘照看了一眼,站起来叹息道:“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了,回头如有不测,夫人那边…”
“这个小人晓的!”张铁柱道:“大人担待!”
昂首前视,便不再说话。
一行脚步声,踏进眼前,敢情是有人来了。
廷杖
来者七人。
清一色滚红蓝缎子官衣,黑纱长帽,斜挎腰刀——是“东厂”锦衣卫士的穿戴打扮。
由一个隶属“内厂”的高瘦太监前头带领,直趋而前,一直来到面前站定。
“潘大人请吧!就别叫咱们费事了。”
两句话出口,往边上一站,这个太监勾了一下右手袖子:“带住——”
六名东厂卫士,一边三个往潘照身边一站。
“潘大人,”高瘦太监一脸轻浮地笑着道:“横竖就是这么回事,您是带过兵的,吓不着您,千岁爷可是来啦,请吧!您哪…”
潘照冷冷哼了一声,却把一双灼灼目光,向一旁的张铁柱打量一眼。
俱在不言中了。随即在一干锦衣校尉押解之下直趋而前。
再一次的校尉吆喝声,惊起了飞鸽满天…
不知什么时候,这片“午门”杀人的地方,竟然盘踞满了鸽子。在西方,鸽子被喻为“和平”的象征,到了东方,可就身价暴跌,充其量不过是有钱爷儿们桌子上的一道好菜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