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跟不会说话的石头打‘交’道,但也许是越是跟死物相处更久,反而更看得清人心黑白,老人不知道那个送酒喝的公子哥是不是大好人,但相信起码不是什么坏人。对于身边这位公子哥为何会帮忙背石出山,老人想不通也懒得想,就像大鱼山的采石匠代代相传,山中有‘洞’,‘洞’中藏潭,潭内又有似鱼似蛇的灵物,等待化龙之日,只是谁都没亲眼见着,如今眼界越来越广的年轻人是不太信了,但老一辈仍是都愿意相信。
一行人背石出山后,跟那个奇怪俊哥儿唠嗑了一路的老人,都已经拍着‘胸’脯说要把村子里最俏的姑娘介绍给他了,有他这在村子里说话还管用的老儿牵线做媒,这事儿准成!可惜那俊哥儿说他有了媳‘妇’,这让老人很是遗憾啊。最后那年轻人在卸下石料后,跟老人说了句莫名其妙的言语,说他会尽力的。老人也没听懂在说啥,只好笑着点头。
铁木迭儿本以为这无非是徐凤年这个北凉王吃饱了撑着,与那些采石匠收买人心,少不了让那陵州谍子“无意间”泄‘露’身份,不曾想徐凤年披回裘子后,就那么直接出山了,连那谍子从头到尾都‘蒙’在鼓里,根本不知他们的真实身份。到最后,铁木迭儿只能是觉得这年轻藩王真的很无聊,否则道理讲不通。
五骑来到这大屿‘洞’天,结果是四骑率先离山,那个当时联手徐偃兵给铁木迭儿一行人造成致命麻烦的高大‘女’子,不知为何说要回山一趟。
澹台平静单骑入山,最终牵马走入大屿‘洞’天另外一座侧峰的半山腰,但是没有入‘洞’,就站在‘洞’口等着,暮‘色’,夜‘色’,晨‘色’,她终于等到了两个外乡道士。
一位年轻道士和一位年幼道士,道袍明显不同于采石匠经常见着的大鱼山道人装束。
年轻道士对澹台平静温和致礼道:“贫道武当李‘玉’斧,见过澹台前辈。”
那个小道童也跟着师父,有模有样行礼道:“小道武当余福,见过澹台前辈。”
澹台平静看着这对从武当山走出然后走入大屿‘洞’天的师徒,淡然道:“李掌教也望见了大契机?”
李‘玉’斧微笑道:“贫道还要感谢前辈的守候。”
澹台平静看似站在‘洞’口,实则是拦在‘洞’口才对,语气不算有多和善“此缘初起于我们师徒,是我们看着白蛇走江蜕变成蛟,然后看着它沿江上游。如今又是我们…是他,亲手牵动异象。”
那年幼道童一本正经说道:“脚下大道,人人可行。”
澹台平静看着这个故作高人言语的孩子,笑了笑。
给人盯着瞧得小道童微微涨红了脸,很快气势大弱,小声说道:“是师父说的。”
武当山现任掌教的年轻道士眼神温暖,抬起手‘摸’了‘摸’徒弟的脑袋“是你说的。”
看着这对师徒,澹台平静眼中闪过一抹复杂神‘色’,掩饰后说道:“地肺山,广陵江畔,你也结下一线之上的两缘,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