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生我,以及如何活得更…儒家的有礼,道教的清净,或者是佛‘门’的慈悲。在这人生一世的百年自问自答之中,会有人得,也会有人失。后世终归有人自知、自重、自强、自立,还有那自由。人生虽苦短,浩气自长存。”
澹台平静怔怔看着这个胆敢“问天”的年轻道士,无奈一笑,让过‘洞’口道路,踏步前行离去。
就像有样东西,不管如何珍惜,但如果不能独有,那她就干脆不去看了。
小道童彬彬有礼对着她的背影躬身说道:“谢谢前辈。”
澹台平静回望一眼,笑问道:“吕‘洞’玄?齐玄帧?洪洗象?”
小道士愣了愣“前辈,我叫余福。”
李‘玉’斧带着小道童进入山‘洞’,点燃早就备好的火把,曲曲折折走了半个时辰,才走到一座碧绿深潭畔,把那支火把放在山壁间,然后从行囊拿出好些油壶和一盏古朴油灯,盘膝而坐,弯腰点灯,余福也跟着坐下。
等了半天,小道童也没看到平如镜面的潭水有丝毫动静,只好看着那灯蕊,纳闷问道:“师父,咱们这是要做什么啊?”
李‘玉’斧柔声笑道:“无聊了,就背诵经典。”
小道童哦了一声,开始背诵《珠囊目录》,小半个时辰后,实在是口干舌燥,转头苦着脸。
李‘玉’斧轻声道:“累了就休息。”
小道童开心一笑。
李‘玉’斧之后为那盏油灯添了一次油,期间吃过一些干枣果腹的余福已经昏昏‘欲’睡,李‘玉’斧让孩子枕着自己的‘腿’休息打盹,缓缓入睡。
李‘玉’斧也开始闭目养神。
深潭水面轻起涟漪。
然后跳出一尾半身赤红半身雪白的小鱼,依稀可见鲤鱼的形状,双须极长。
它游到潭边,双须轻柔灵动摇曳起来,遍身鱼鳞熠熠生辉,犹如龙甲,大放光明。
李‘玉’斧睁开眼睛,微笑道:“广陵江畔一别,你我又相见了。”
它摇动双须和白尾,意态欢快。
李‘玉’斧轻声道:“我愿护你走江之后入海,帮你化龙,若是后世大旱难熬,你可愿为人间兴云布雨?若是有君王不仁,你可愿代天示警?若是你自觉孤单,可会仍然不去兴风作‘狼’?若是你再无相克厌胜,可会与世人相安无事?”
它静止不动。
李‘玉’斧笑道:“作为你龙兴之地的北凉,有他在,你不用担心。民心所向,天地同力。”
它微微摆尾,破开水面,悬浮在水潭上方。
李‘玉’斧轻轻掐指“三日后,你我一起下山入江,在广陵江入海口,然后再道别。”
它好像点了点头,缓缓潜回深潭。
李‘玉’斧微微叹息,低头看着嘴角流着口水的小道童,听着孩子含糊不清的呓语,喃喃道:“小师叔,等你开窍时,李‘玉’斧斩断天地之前,会请她回来。那以后,便没有来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