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师恩深厚,无以为报。又见眇姑在旁一言未发,便向师父力请代完心愿,一任愿力多么宏大,均由自己担承,免得延误恩师证果。初意不过和师父一样,由此起暗助峨眉发扬光大,多积善功,尽心尽力,不避艰险而已。哪知师父心意,竟是要令自己代她复归峨眉一二甲子,俟积完当年拜师时所许三千善功,才算了愿。当时说过便罢,师父一直十多年不曾再提。心料师父看出自己有了悔意,不肯勉强。因话已出口,并蒙师父奖勉,意甚欣慰,不应后悔,辜负恩师。
平日想起便觉内愧,几次想要请命,俱以心中不舍离开师门,没有出口。后来峨眉已然开府,师父仍未提说,心还在想双方无异一家,不重拜师也是一样,如只暗中宣力,最合心意。哪知到了众弟子行礼授法之时,师父忽然旧事重提,自然说不上不算来。仙佛两家虽然殊途同归,一则自己过去生中已然皈依,今生又是自幼便投佛门,修为颇有根底,向往尤切;二则本门前辈剑仙中,如白云、元元、餐霞以及苦行师伯等十二三位师长,几有一半是佛门中人。自己也只开府行礼时换了一次装束。今见谢家姊妹三年之别,如此精进,佛法高深,果然另一境界。不知将来自己功行圆满以后,是否还能重换初服不能?
心正寻思,忽听身后有人喝道:"你自有你的来路,羡慕旁人作甚?"癞姑知道说话的必是大智禅师,这才想起只顾瞻仰奇景,还忘了参拜禅师。回身一看,身后不远站着一位老和尚,相貌甚是清癯,身材也极瘦小,疏眉细目,满面慈祥,颔下无须,手握一串念珠,穿着一身黄葛僧衣,头上隐隐环着一圈佛光,身上皮肤又是金色,活似唐宋遗留的名塑名画罗汉形象。知他是我佛坐前尊者转世,宋时已然成道,只因愿缘未了,在此佛家圣地坐关结缘,得与相见,缘福不浅。忙即五体投地,虔诚跪拜。却因身已改投在峨眉门下,想不到说什话好。禅师微笑道:"起来,起来。幻波池之事,有谢氏二女足可为助。妖尸结果我虽得知,但是这类杀孽,我已不再参与。好在到时自有人去设法,无足为虑。你此次见我,不过认认门路,且等下一甲子我临去以前,你再来吧。"
癞姑闻言,重又拜谢不止。同时二女也已用完定功,起身走来。刚同拜跪下去,抬头一看,禅师已然不见,对面佛光朗照,洞门大开。二女知道禅师二次升座,一会便有不少人来听经说法,先已垂示事完即行,无须再留,便和癞姑说了,同向洞门遥拜,告辞起身。
这时上空云层已经布满,三人各纵遁光飞身直上,刚穿过两层祥云,人了上半云雾之中,忽听上面冰崖雪壁崩坠之声,轰隆大震。暗诧此是大雪山中最为高寒隐僻之地,冰雪多自千万年前堆积,甚是坚厚,又没有风,又无大力震动,怎有如此猛烈声势?如是人为,决非常人。禅师开关结缘之期,下面是灵区圣域,何人大胆,敢于在此惊扰?
方寻思间,三人忽同想起周、李二人此时正该到达,忙催遁光穿云上去。首先瞥见的便是李英琼驾着紫郢剑光,如长虹经天,由峰崖北面绕飞过来,飞得低而又快,破空飞行之声毫未收敛。所过之处,天空密云浓雾纷纷四散,震荡如潮,云层起伏,当中成了一条极长的巨弄,蜿蜒天半。下面冰峰雪崖,便跟着纷纷震塌,冰花雪雨随着山峦倒塌,布散高空,宛如银雾,轰隆之声震撼天地,甚是惊人。英琼仍如未觉,只管在空中左旋右转,像似搜寻人物情景。癞姑知是寻找自己,同时又听英琼传声相唤,方欲应声赶去,口还未张,忽见来路侧面岭脚下光华一闪,紫光随即飞下。仙都二女见状,倏地想起一事,说声:"快走!"三人刚把遁光掉转飞上前去,说时迟,那时快,三人到时,英琼已和那光华中变化出来的一个形如火焰的怪人影子斗将起来。怪影身外光华已敛,极似一朵火焰结成的人影,焰色极淡,动作又极神速,如非三人是慧目法眼,直看不出一点形相。那么厉害神奇的飞剑,居然敢于随同飞舞,毫无畏意,急切间英琼竟奈何他不得。
癞姑看出不是寻常,正待出手相助,仙都二女已同声喝道:"今日大智禅师开关结缘之期,不容大启杀机,难道近在咫尺会不知吗?"谢琳手扬处,首先飞出一团金光,晃眼加大,电一般往前飞去。英琼也觉出厉害,将牟尼珠放将出来。怪影见状似知不妙,一声未答,忽化作一溜墨绿烟光,往岭脚深洞中遁去。真是来得也速,去得更快,目光一瞬,无影无踪。癞姑神雷已然发出,竟丝毫也未打中。
四人匆匆见面。仙都二女对癞姑道:"这一带冰山雪岳俱被琼妹剑光震塌,那妖人便是为此惊动,余波蔓延,永无终息。我们三人且将震势止住,等轻云寻到,同往小寒山洞中再作详谈吧。"说不几句,轻云也已寻到。本来约定同去小寒山二女洞中,不料毒手摩什记恨二女,赶来寻仇。二女正要迎御,忽被神尼召回,毒手摩什也被佛光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