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老怪法力高强,来去无踪,神速如电。你们又当奉命收徒行道,创立分支之际,其势不能常守洞门,一旦离开,必受侵害,防不胜防。就有异宝护身,时刻留意,到底添出许多麻烦。乘着此时仇怨未深,可告知英琼令尊李道兄作一打算。如真不能避免,便须事先早作准备,就在幻波池内以逸待劳,不问能否就此除去,先给他一个重创。老怪天性好胜,自恃法力,不肯受激,是他短处,明知敌人有备,也必前往相拼。如遭挫败,再有人出来讥嘲他,他与令师祖长眉真人为同时人物,觉着老前辈多少年的盛名,败于后辈未学之手,定必负愧而去。或是迁怒此时助敌和那笑他之人,或是径寻令师长生事,至多使他门下徒党炼了法宝再来寻仇。本身去前,已被你们的话扣住,一举不胜,只恨在心里,无颜再来,何况还败。此老虽极凶横强霸,却是言出必践,只要事前话说得妙,临机能把他挡住,即可省却多少麻烦。此事关系你们不小,不要忘了。你们自去见忍大师,日后遇机再相见吧。"
三人方在领命拜谢,金光一闪,人已不见,天空云雾依然,毫无痕迹声息,竟没看出怎么走的。只得望空拜谢起身,往下飞去,到了山脚落下。那小寒山就在对面一座山谷之中,相隔约十多里。本山不高,可是四面高山环抱,口外双峰对立,凤翥龙伸,上面苔藓肥厚,苍润欲流,下面现出一条极平广的谷径,看去气势已极雄浑奇秀。等走进谷中一看,地势愈发开展,平原绣野,树树繁花。小寒山位列其中,峰崖苍古,灵秀天然。身才走进,气候立变,天气固是日丽风和,景物更是清淑明丽。到处花开似锦,草软如茵,白云撑空,飞泉若练。另有芳塘百顷,嘉木万株。环塘一带树林以内,时有珍禽奇兽与恶虫毒蛇出没游行,枭鸾并集,鹿虎同眠,各不相扰。加上一路树色泉声,花香鸟语,岚光云影,石韵松涛,端的灵境无边,观赏不尽。
三人以前原听二女说过小寒山景物灵奇,终古清淑祥和,琪花瑶草,四时皆春。并且所有生物,无论多凶恶的毒蛇猛兽,俱受主人佛法感化,并育同游,而不相悖,共跻仙域,永息杀机。果然气象万于,话不虚传,佛法精微,不可思议。
再向前四五里,过了一片芳塘,望见对面一山突起平地之上,宛如天柱矗立,通体莹洁,无殊翠玉。山势雄峻,却又孔窍玲珑,峰峦奇秀。只是全山仅半山腰上有一块突出的平石,此外都是嵯峨削立,无可着足。石大亩许,祥云环绕之下,左右两边各有一条瀑布贴壁斜下,玉龙飞舞,灵雨飘空,界破两边山谷。当中夹着一个空敞虚立的茅篷,篷内蒲团上坐着一个妙年女尼,含笑合目,端然跌坐,神光外映,妙相庄严,一望而知是一位有道神尼。正待通名拜见,忽听有人低唤癞姑、琼妹之声。循声注视,正是仙都二女由山侧梅花林中喜孜孜赶了出来。二女各穿着一身白衣,人既天真美丽,再由那一片粉红色的梅花林中走出,玉貌花光,相与辉映,越显丰神绝世,艳丽如仙。英琼爱极,忍不住说道:"真好看!这等美景,才配得上这等人呢。"话未说完,二女已经近前。
谢琳笑道:"琼妹,又笑我们么?"英琼笑道:"我说二位姊姊真比天仙还美,见了由不得心里便喜欢,真想永不离开才好呢。"轻云因神尼就在面前,见英琼笑语忘形,便忙使眼色止住,对二女道:"大师似在入定,可容我们进谒?"谢璎道:"家师适才已有吩咐,本可无须见面,但是三位嘉客远来不易,且随愚姊妹上去吧。"癞姑道:"这样似不恭敬,我们在下面行完了礼再上去吧。"谢琳道:"你和轻云妹子拦住琼妹,一样都是多余。休看家师长年静修,又不大肯见外人,实则人极和易。我们虽是她老人家徒弟,连句重话都未说过。平日也无什拘束,任凭我们行止自如,慈爱温和已极。对你三人必和我们一样,只管同我上去便了。"三人闻言,便随二女飞身上去。
那片突石平如镜面,一尘不染,清洁异常。因都惦记着幻波池被困的两人和静琼谷中诸弟子,无心观看景致,各自恭恭敬敬随着仙都二女朝前面茅篷走去。行抵篷前,刚刚下拜,神尼忽然睁开一双静如澄波的慧目,含笑唤起,说道:"适才并非有意慢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