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里很久没有客人上门了,你来了我兴还来不及,哪会怪罪。”赵琦边笑着,边把手上的书册放回书架,坐到摇椅上,问“
兄弟,我知
你贵人事忙,一向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你今日来此,究竟为了何事?”
……
对于大武艺的行为,唐玄宗不是言谴责大武艺失藩臣之礼,而是把大门艺送去安西都督府,又派钦差去渤海,谎称已经把大门艺
放岭南了。但海派在长安的使臣却是个能打听的好手,不费
灰之力便得到了大门艺真正的去向。大武艺得到消息,又遣使相责“大国当示人以信,岂得为此欺诳?”
持要玄宗皇帝
斩大门艺。最后玄宗无法,先把
消息的鸿
“…大哥儿的名分终于定下来了…”沉默了许久,赵琦终于幽幽叹,心中也是
慨万千,‘是伯字辈啊!’他二哥的布局用意
远,当初给他侄儿起名字的时候,就定下以‘伯’字为辈份排行。当时赵琦还觉得奇怪,但现在看来,都是赵瑜在今日
铺垫。匡、德、惟、从、世、令、
、伯,这几个字是宋太祖一系的辈份中字,赵瑜、赵琦充的是太祖皇帝的六世孙,为
字辈,他们的
嗣自然就是伯字辈。
得赵瑜提醒,陈正汇很快就从脑海里找到了那段史料。
“只是久无府中的消息,下官不放心,才潜来联络,不过,另外还有一桩事…”
天宝年间。海国王大武艺因黑靺鞨投靠大唐,遣其弟大门艺统军征讨。大门艺不愿领军,上书兄长,劝其退兵自守。大武艺因而大怒,决议诛杀弟弟,大门艺遂逃亡大唐,大武艺不甘罢休,遣使节
长安,要求把大门艺
斩。
此时的基隆城中,赵瑜却没有把心思放在儿上。一条从天津传来的消息,让他和陈正汇都放下了手上的工作。
不过当赵琦推门房,却见一人安安稳稳的站在书房中央,看着窗外远
的池塘。赵琦脸
一变,随即舒展开来:“原来是
兄弟!”
“先生熟读史书,司温公的《资治通鉴》应该不会没读过罢?”赵瑜问着,语气却很肯定。陈正汇学识渊博,其父陈瓘更是一代学宗,《资治通鉴》当然不会没读过。
“京畿房有几人在皇城司挂了个名,今天有一个正好被安排在在侧门外磨镜匠。下官趁另外一人被引开的时候,就潜了
来。”
明光拱了拱手:“还请殿下恕下官不请自来之罪。”
“张觉已经投了大宋?!”赵瑜问着把情报拿过来的赵文。
“贡使?”赵琦奇“三月份时,不是刚刚来过吗?怎么现在又来了?”
赵瑜摇叹
:“想不到张觉竟愚蠢如此,这是自寻死路啊!”陈正汇
到不解:“大王何
此言?!”
陈正汇谦虚:“《通鉴》浩然长篇,字数以千万记,臣也仅是
读过一遍,没有多
研。”
便摇摇晃晃的沿着石路,向书房走去。书房中有摇椅,又凉快,正好可以睡个午觉。
明光摇着
:“三月时,那是依例
贡,但今次不同。大王已经册立长
伯安为世
,并上表请封。今次贡使前来,便是为了此事。”
“明光见过殿下!”京畿房主事对赵琦弯腰行礼。
明光
:“大王派来的贡使已经
京,明日将会来拜访殿下。”
“那对于玄宗时,渤海国王大门艺与其弟大武艺之争,先生可有印象?”
“那是当然!有大王、陈相公和文枢相亲自言传教,世
定然会成为一代贤君!”
“免了,免了!又没外人,何必这些俗礼。”赵琦说着,看了看一
走卒打扮的
明光,好奇的问
:“
兄弟,我这府外几十个皇城司的探
盯着,你是怎么
来的?”
“时间过得真是快啊!转就是八年了!”赵瑜
叹着“伯安聪明仁孝,日后必是明君,东海也会在他手上更加兴旺。”
赵文应
:“正是。”
已满八岁,现在才把名分定下,已经算迟了!”
“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