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节:那个夏天上(1/3)

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一节:那个夏天(上)

2003年,夏

南扬人才市场的大门口人liu如织,到了临近中午,更是一大波人一齐涌了chu来,就像阀门坏了的水guan,gen本堵不住,两旁的玻璃大门都吱吱作响,甚至有些变形,让人怀疑是不是下一秒这两大块玻璃就要碎裂下来。

还好这样的事并没有发生。

人才市场的guan理人员大声叫嚷着,要大家遵守秩序排队chu场,可gen本没人听——这是年轻的新人,至于老人们,早就躲地远远的看着这边,脸上带着幸灾乐祸的笑容。

和这些为了一份工作拼个你死我活的人相比,他们端着一份铁饭碗,无疑要幸福得多。

杜安好不容易从人chao中“挤”chu来——更准确地说,是被后边的人ying生生地推chu来的,他甚至觉得自己的双脚刚才都离地而起了!天知dao他是怎么飞chu来的。

甫一chu来,他就赶jin小跑到一边,回tou望望大门口依旧拥堵不堪的人群,舒了一口气。

这样都没被挤死,他运气还真是不错,不过旋即他的脸se又黯淡下来。

他还是没能找到工作,那些招聘人员的话语犹自在耳:“大学生?我们只要熟练的技术工人,你没有工作经验,不符合我们的标准。”“大学生怎么还跑这里来找工作了,学校不是包分pei的么?哦,对了,今年开始不包了。不好意思啊,我们单位招的是司机,你连驾照都没有…”

杜安收回脑袋,正yan看向人才市场的大ma路,上面车来车往,扬起一阵阵尾气和尘土,在晌午毒辣的太yang下,有些烟雾朦胧的错觉。

他的yan神中满是痛苦。

这该死的政策!

如果不是刚下来的那dao新政策“为了使毕业生就业工作全面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需要”,取消了省内所有大学的分pei名额,那他现在已经坐在一家国有企业的办公室里了。

当然,他是大学扩招的第一批毕业生,这也是就业难的原因之一:光是南扬,今年就有八所大学共计九万多毕业生投入市场,这还没包括那些大专院校。

这个数字实在太恐怖了,以至于最近的报纸上专家们都在不停地发言,宣告第一波的就业严冬来临。

而杜安,就是第一波严冬下的难民。

杜安矮下shen子,像个疲惫的民工那样蹲在地上,从ku子口袋里掏chu一包ruan趴趴的红河,数了数,仔细chouchu一gen,把已经弯曲的烟shen小心掰正,然后han在口中,又从另外一边的口袋里摸chu一个印着艳俗mei女图案的打火机点燃,长长地xi了一口,yan睛眨ba了两下,烟雾升腾后的那双yan睛,充满迷茫。

他其实是不chou烟的,可是最近压力太大,想起舍友们以前所说的那些烟的好chu1,就不自觉从jinbaba的口袋里掏chu三块五买了一包。

像是买下了一条暂时脱离痛苦俗世的捷径。

杜安一边chou着烟,一边思索着自己接下来该怎么办。

去尚海似乎是一个办法,前两天和自己关系很好的那个舍友苏鹏还打电话来,说他现在在尚海混得很不错——他应聘上了拜耳的医药代表,这个当初在院校里没人看得起的职业,如今每个月能给他带来将近两千!

和留在南扬的那些已经找到工作的同学比起来,苏鹏确实算是混得不错了,要知dao,留在南扬的这些人里面工资最高的一个,现在也才八百多一个月。

一个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杜安?”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