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集体和村民,政府财政支持。改造方式为重建、改建与维护相结合。拆迁补偿方式为以货币补偿为主、产权置换为辅,具体标准一村一策。土地权属由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土地。体制变更方面有撤村(委会)建居(委会),村民变市民,村办企业改股份公司,村民变股东等。
孙伏虎听了说,几种模式,还是这一种可行一点,是不是就参考这个进行。
赵亮亮继续说,在改造实施的行为主体与作方式上,有多种方式可供选择。外地采取的做法是,办事处经认真考虑,主要采取开发商主导、市场化的综合开发模式。办事处制定开发规则,资产分配采用“三三制”1/3用于旧村民回迁,1/3作商品房经营,另1/3用以保证开发商利润。同时对开发商进行监管审核,开发商的选择采用公开招标的办法,对其资金实力、改建规划方案、拆迁安置方案及商业信誉等方面进行量化评估。
孙伏虎说,资金来源是城中村改造的瓶颈问题。既然你有所研究,那你说说“城中村”改造费用巨大,由谁负担或如何分担?
赵亮亮说,这个可采用以开发商为主,政府适当支持的方法来筹措资金。作上以居委会、城中村通过公开招投标的方式,与开发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引进开发商的同时也引来了开发资金。总之,改造在总体上应走资金多元化的道路,在政府—村集体—开发商协同的格局下形成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格局。
孙伏虎说,你说的很好,城中村的改造不仅是农村、农民的事情,更是整个城市发展的大事,需要社会各界共同支持完成。政府作为城市的管理者,要积极推进城中村的改造建设,要采取政策先行的措施,尽快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配套政策。这些政策要涵盖到城中村改造全过程的各部门环节:包括原房屋和土地的确权、违章建筑的处理、宅基地管理、集体经济管理、拆迁补偿安置、改造资金筹措的原则等,以及考虑鼓励投资商、开发商介入的相关政策。配套政策的核心和关键是要处理好村民的现实利益和最终出路,平衡好政府、村民、村集体和开发商等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赵亮亮说“城中村”的改造必然使村民失去出租物业等方面的既得利益,因此处理好各方面尤其是村民的利益,解决村民的后顾之忧是改造中的关键问题。改造过程中,首先要进行摸底与确权工作,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的补偿与安置办法。对村民变市民过程中所涉及的剩余土地和集体财产的处置问题,以及村里拆迁建房、就业养老、社会保障等一系列问题的研究,并且制定相关配套政策规定保证实施,对进一步的实施办法与管理细则进行研究。
孙伏虎说,既然你研究的这么透,这么有建树,那就由你担任这个城中村改造工程指挥部办公室主任怎么样?
赵亮亮马上感觉不对,本来是帮书记解难题的,现在可好,年到手上了,而且这是政府的事啊,自己干也不适合啊,像这种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于是他马上说,孙书记,这个不太适合吧。
怎么不适合?
这是政府那边的事啊。
话是这样说,实际上不都是党领导一切吗。再说,他们那边不是缺少你这样的既有勇又有谋的干将吗。
谢谢书记的夸奖,不过这个担子不轻啊!
就是很重才考虑让你去的,以后让你担更重的担子就轻松le。
赵亮亮听了一怔,难道孙伏虎还准备提拔我,不可能吧,时间太短了,再说,也没有位置啊。不过听话音还是重用我的。于是说,我听书记的,好在这确实是一个锻炼人的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