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七十六章植wu(3/4)

来的。李志刚见他说得这么在行,心中又想起赵贵波此前的猜测,忙追问:“老万,你说的那个空军基地是在山洞里面吗?”

“对呀,你们怎么知道的呢?这还是个秘密基地呢。”万玉江有些愕然。

“里面的飞机是J82吗?”李志刚又问道。

“咦?你们怎么知道?里面飞机真都是J82,属于落后机型。”万玉江愈发惊奇地说道“这一信息是我在参加飞行培训时,和一个教官闲聊中他告诉我的。他原来就是夏岭基地的飞行员,退役后在飞行学校培训我们这些农用飞机驾驶员。大家本来都是吃飞行这碗饭的,惺惺相惜,我和他又恰巧都是岭南人,所以他就讲了讲自己的经历,其中就有意无意中把夏岭基地的情况告诉了。”

“夏岭空军基地建议上世纪七十年代,当时国际形势很紧张,世界大战有一触即发的趋势。咱们国家正面临腹背受敌的局面,为了提高反击的能力,全军提出了‘深文学网。16K挖洞、广积粮’的防御思路,开始在许多地方特别是大山深处挖掘了不少防空洞。这些防空洞有的藏兵的,有些是储备枪支枪支弹药的,少数山洞挖得非常大,甚至可以当飞机库,夏岭基地就是其中之一。”

“夏岭基地开始时很受军方重视,可是进入本世纪后,由于钻地炸弹技术的快速发展,洞穴的防护优势日渐式微。再加上卫星侦查能力的不断提高,夏岭基地的地理位置甚至内部结构已经成为多**方数据库中的常备资料。夏岭基地的地位开始不再向以前那样重要,慢慢地就变成了二线预备队,服役的战机开始不再更新,飞行大队的编制和经费也逐渐缩水。”

“我那个老乡就是在那种情况下退役的,他对国家不重视夏岭基地很恼火,说这是一种短视行为,是自毁长城,自废武功。不过大势已定,他想改变也改变不了。但这种郁闷感让他很不爽,本来那里的情况属于秘密,他退役后也应遵守保密协议,可由于郁闷,也就把这一秘密讲给我听了。”

“我那个老乡是前年退役的,他退役时夏岭基地里面还有一个飞行中队,共16架飞机全是J82。其中一些飞机已经报废,停在山洞内当备件。能够飞行的飞机也就是10架左右。优秀飞行员或者退役,或者被抽调道其他飞行中队。由于基地位置比较偏僻,生活艰苦,在军内属于‘流放地’,对一些问题飞行员军方不好用军纪处理时,也常常用将其调到这里服役的方法以示惩戒。”

“夏岭基地所在的山洞很大,上面的夏岭是一座大山,基地里面有军营,估计伽玛射线来时这里无意中成了避难所,里面飞行员和地勤人员都能够存活下来。我那个老乡说基地里面常年有五十多人住在里面。由于是战备基地,外面没有建筑,所有人都必须住在山洞里面。白天倒是可以在外面活动一下,到来晚上就必须进洞睡觉。”

听万玉江这么一说,李志刚愈发认为那段神秘电波就是来自夏岭基地。不过在电离层都遭到破坏的情况下,这段电波是如何传递过来呢。万玉江说他们在白山那里是听调频广播才知道联盟的,短波是一点信号也没有。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为何夏岭基地将飞来省城的电波发来后,就一直没有动作呢?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