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式微,待归
——式微,式微,胡不归?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lou。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邺风·式微》
shen在高原重山叠抱的小城,这里自九六年经历一场地震之后,为世人所知。好像被惊醒的睡mei人一般,从此繁漪不绝,妖hua怒放。
我先来时不喜,现在也不见得就爱。我就是这样挑剔的人,看见荒凉心生gan慨,向往着热闹。看见繁华到不堪的事wu又反gan,觉得闹腾zuo作。夜间于山ding看见城市灯火招展如hua,对它却没有一丝动dang。并非厌弃它,而只是知dao,它与每个旅游城市并无不同。那mei与光华不过世间wu质吞吐chu来的蜃楼。万千繁华终有令人厌弃,自行消散的一天。因此没有shen入探求的yu望。当人真正了解内心需要,并遵从指示去zuo时,如同傍晚穿越huayin归家的少年,看到繁hua错落满衣襟也不留恋。
所幸这里还没有完全被wu质侵夺湮灭,当地的老太太仍穿着披星dai月的民族服装,早晨和傍晚在街tou广场自得其乐的“打tiao”仍是女子当家的习俗,勤俭持家。由于女人的能干,男子有足够的时间悠闲生活,在树yin和水塘边常常见他们提笼架鸟,悠悠闲逛,或者拿着一本书就在桥tou坐定。数百年前皇城八旗子弟悠闲无谓的风光,在这小小的山城昨日重现。
常常坐在客栈的yang台上看云,这样闲淡的时光。日影衔山的时候,看见妇女背着箩筐经过,筐里常是装满柴火,蔬果,是一家人生活的给需。因她们,总想起《式微》。本是薄暮西山的时候,女子对在外辛勤劳作的男子的担忧和呼唤。而在这里,整日在田间lou水泥ba中劳作的是女人。仿佛风转了方向“式微,式微,胡不归?”成了端坐家门口烤太yang的男人,对女人的殷殷等待。
这悲辛的曲子,原是劳作的nu役,在不堪重负的间隙,以对歌的形式唱chu的哀歌。对歌是民歌独有的方式,起自《诗经》。与官方的乐曲相比,它是山茶开在山bi,自在而清新。汉乐府中有“相和歌”是一唱一和或者一唱众人和,可以说是对歌形式的发展和延续。我在云南常听。每到日落月上之时,就有人隔着水对唱。这zhong形式在汉族已经没落,因此汉人的嗓音远不如少数民族人甜run清亮,唱歌时往往有唱不上去,接不上气的尴尬。KTV的音响伴奏差一点还有跑调的可能。太习惯倚重wu质qi械的灵min度来修饰,渐渐失去了自然甜mei的本se。
“式微,式微,胡不归?”是有意的设问,作歌的人自然知dao天黑了还不能回家的答案——因为繁重的徭役,要养活高高在上的“君”
生活的艰辛是上天设置的考验。众生如地上蚂蚁天天战战兢兢匆匆忙。农夫们gan慨着“微君之故,胡为乎中lou。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要不是因为官家的徭役多,我们怎么会ding风冒lou的劳作?要不是为了将养老爷们的贵ti,我们怎么会天黑还趟在泥水里?劳者不获,获者不劳,是讽刺的,像shenti里的zhong瘤一样残酷存在的现实。相信这zhong社会现象会随着文明的进步而被缓解,然而只要人的“恶xing”存在,要彻底消除就是艰难的久远的过程。
在此地亦开始更多的接chu2一些宗教教义,世间所有的宗教宣扬的“真善mei”放置在现实生活中来看,就是换位思考,多为别人考虑。人生而平等,不要太jian持自我,那些高高在上,接受农夫奉养的士大夫们,他们内心所认定的恰恰是人在人世间暂时的位置,认为农夫nu隶就是天生为他们服务,不能反抗,乃至不能有怨艾,自以为是王d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