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式微待归(2/2)

王维不是刻意要去化什么,这实在是天所致,温闲逸是他所最能迅速知的。一样的田园,如果站在那里看的人是杜甫,他的诗必定是另一番景象。

文字的和存在的力量,其实在于它传达一真理和定,因此获得冲破时间空间禁制的力量。不同时代的人,一样会在夕西下,有所思忆的时候,不自觉的:“式微,式微,胡不归?”

《式微》有一薄弱的未被剪绝的,似在黄昏时望见的天际最后一缕霞光,远小屋透的一橘黄灯光,遥远难求,却未至绝望。《诗序》里写它是黎国臣工对黎侯的劝谏,黎侯失国而寄寓于卫,黎国的臣劝谏其君上:“国势衰微的像这昏沉的暮,我们还是回国去吧,若不是因为国君之故,我们何苦在此地受辱呢?”

王维这个天生的完理想主义者,他以他天中的冲淡清和,举重若轻地拂去了《式微》上的汗和泥土,让愤懑变成宁静。他的睛看见的,是一副悠然自足的田园风光,展现在他诗中的,有人间烟火,而无人间疾苦。平常郊野,寻常村落,在他的描摹下,俨然是桃源胜景。

现时亦有农夫,仍需日日劳作田土之间,早早衰老,尽力维持一家人生活。纵然不用再供养君王官家,生活仍以毫不留情的姿态现,视人面。

我想起王维,他曾经在暮游郊野的时候,:“斜光照墟落,穷巷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式微。”

这小城日日人汹涌,太多人过来放松,过来忘记。数千元机票往返,只为在这里晒晒太,偷得浮生半日闲。何时起我们的生活已如此仄。

人生长行寂寥,赏心悦目却少。有人终其一生也只是为等待一个人,一声唤。若在天黑转归程时,得你一声唤,唤我回家饭。那么,无论这双脚是行在中,还是泥中,如何的满心疲累都可以卸下,对你展颜一笑了。

“臣谏于上”的说法,明显牵,与诗的本意不符,是读书人习惯xx诗意,寄托臆断。如果以这方法来读《诗经》,等同是给自己背上一箩筐的石登山。不过,这解释的可取之在于它的比喻,将国势比之暮,灰心颓败之立刻生动鲜明,直至今日,我们说什么形势走下坡路时,都会用到“式微”一词。

如今生活在都市中的人,忙碌而错杂,虽然不用像农夫一样风冒趟泥,然而生活压力与日俱增。质的极大丰裕亦叫人难以回复旧时只图温饱的简单无求。日日重迭的应酬际,不见汗,所耗费的心力却足以惊天动地,朝九晚五的辛苦未必在起早摸黑的农人之下。

江浙的小镇,文化气韵厚,方言里就有“式微”一语,在天黑时走在古街小巷,听得一声“式微,回家吃饭咯!”回首之间,看见有人倚门而立,明知唤的不是自己,也有丝丝意涌上来,瞬间有回家的冲动。

大风凛冽的夜自笙歌不歇的场所逃离,冷风面而来,心中念的正是:天黑了,我还不能时回家,应酬繁多,喝到胃溃疡,真是不由己啊!但是要我们碌碌无为,看别人有车有房,怎么甘心?

守候千载不变。式微,待归。心中那份柔牵念柔绽放,未因时间的迭转而凋谢,是心海波平狼稳的蔷薇岛屿。只是,当时光演了千百年之后,我们再唱时,就没有那么重的压抑无奈之了。婉婉的歌调,拖延的更多是倚门而立的温柔守候。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