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2节来自云端的信(1/2)

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12节 来自云端的信

在那个写信是唯一通讯的时代,沙坪坝六年,张大飞成了我最稳定的笔友。

我上初中时他已开始飞驱逐机,前两年参加重庆上空驱逐任务,大约曾去我家五、六次。我大妹宁媛已经上南开小学,小妹星媛每天也跟着去“玩”(她把小姐姐的书全背得chu来)。那时的我是家中唯一爱写信的人,大飞四哥(在他家中排行)不驻重庆时,每周用浅蓝航空信纸写信来,他的家人一直联络不上,他说,我们就是他唯一可报平安的家人了。他写信如写家书,我因此万分gan动,必回他的信,那些信如果带chu来了,当是多么可贵的战时青年成长史!

我们那样诚挚、纯洁地分享的成长经验,如同两条永不能jiao会的并行线。他的成长是在云端,在机关枪和高she1炮火网中作生死搏斗;而我却只能在地面上逃警报,为灾祸哭泣,或者唱“中国不会亡…”①的合唱。我们两人也许只有一点相同,就是要用一切力量赶走日本人。

他的生活何等辉煌,而我只有中学女生那一片小小天地。初中时,我常抄些国文课本里gan时忧国的文章如《李陵答苏武书)、司ma迁《报任少卿书》、韩愈《祭十二郎文》、袁枚《祭妹文》、史可法《答多尔衮书)等。渐渐地也写些课外读的,女孩子最迷的《冰岛渔夫》、《简爱》,甚至《葛莱齐拉》②这zhong“多情得要命”的散文诗,他似乎都很有兴趣地与我讨论,但每封信结尾都说要注意shenti,不要让妈妈cao2心之类的训勉。

我上了高中,他已shen经百战,信中内容也比以前初中生活大为拓宽。凡是校内一切有意义的活动,周会的名人演讲,我办的墙报,寄前线战士wei劳信,为轰炸后重建新居的捐款活动…等,他都很有兴趣。有时我也寄一、两本“时与chao书店”的好书给他。这些信,他说,是他唯一的家书,最大的安wei。

渐渐地,他写了更多关于《圣经》的话,并且很欣赏我抄寄给他孟老师诗选、词选的课本,他说这是他灵魂又一重安wei(多年来,他是唯一常常和我谈灵魂的人)。

他几乎和我平步修完孟志荪老师的诗、词选。他当然喜huan苏东坡和辛弃疾,说那zhong豪迈是男儿所当有。也同意秦少游的《踏莎行)结语:“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liu潇湘去。”有大气魄,但是对于我很欣赏皇甫松《梦江南》:“兰烬落,屏上暗红蕉,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chui笛雨萧萧,人语驿边桥。”却不以为然,年纪轻轻,怎么喜huan这么苍凉的境界!

他的信,从寄到湖南的第一封写他入伍训练的磨佣,到他由mei回国选入飞虎队(theflyingtigers),常常附有照片,从穿着棉军服疾行军到站在鲨鱼嘴飞虎战斗机前穿飞行装的各zhong照片,七、八年来也累积了不少。

在战火中他已成长,开始他丰实的一生(如果那能称为“一生”),这一切因为他被挑选参加了陈纳德(ClaireLeeChennault,1893-1958)的飞虎队,与mei国志愿军并肩作战。一九四一年,在云南的基地,他遇到了mei国的随军牧师。多年来他陷于宗教与作战之间的心理冲突,在与这位长老会牧师的谈话中得到了一些纾解,到mei国受训时与基地随军牧师朝夕相见,他们认为保卫家乡是正义之战,减少民间无辜的伤亡,是军人天职,给了他一条jing1神上的chu路,使他能在杀伐与救赎间求取一些心灵的平安。

渐渐地。他不多写战争的事,开始说打完仗后要去当随军牧师,但是仗要先好好打"绝不能让日本鬼子打赢。他的语气中全是英雄气概,充满了张校长演讲勉励我们“中国不亡,有我!”的气概。

陈纳德和中国空军的关系,似乎只能说是一个缘分,他是在mei国空军一次竞技小组的飞行特技表演时,受到中国空军代表观礼的maobang初注意。一九三七年,陈纳德已经四十五岁了,没有功成名就,因病退役,五月底接受了中国航空委员会秘书长宋mei龄顾问之聘,乘lun船在中日战争爆发前一个月抵达上海。

他在中国最艰困的时候帮助训练初创的空军。他所招募的mei国志愿队,由昆明泥泞的机场迎战,chu击日军,成为举世闻名的“飞虎队”但是飞机前舱漆的是张开大嘴的鲨鱼tou,他们以少击多打下了数倍的日机,减少了许多申国军民的伤亡,在抗战中成为家喻hu晓的神奇故事。有人称他是冒险家,但是他讲究战略,训练严格,与战斗员同甘共苦,大家才能以高超的技术升空驱敌。

两年后。他回mei国度假。坐在家中温暖的bi炉前。竟不禁想着中国战场上那些燃烧的城市,以及中国飞行员所驾驶的老式战斗机从空中掉下来的情景。看到满桌jing1mei的食wu时,想到中国农民和他们可怜的饿口之粮,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