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2节来自云端的信(2/2)

二那一年暑假,吃过中饭,我带他穿过中大校园去看嘉陵江岸我那块悬空小岩。太耀,江清澄,我们坐在那里说我读的课外书,说他飞行所见。在那世外人生般的江岸,时光静静过,我们未曾一语及内心,更未及情——他又回到云南,一去近一年。

他说,队调防在重庆换机,七半以前要赶回白市驿机场,只想赶来看我一,队友开的吉普车在校门不熄火地等他,我跟着他往校门走,走了一半。骤雨落下,他拉着我跑到门范孙楼,在一块屋檐下站住,把我拢他掩盖全戎装的大雨衣里,撑着我靠近他的膛。隔着军装和带,我听见他心如鼓声。只有片刻,他松手叫我快回宿舍,说:“我必须走了。”雨中,我看到他跑步到了门,上了车。疾驰而去。

他开始和家乡过着幸福日的人话不投机了。两个月后,他回到中国,得到蒋夫人和中国空军全力的信托,加训练年轻的中国飞行员,增战备。

他到沙坪坝我家。妈妈说国伙好,他更壮了,也似乎还长了一些。新晋阶中尉的制服领上飞鹰、袖上两条线,走路真是有神!此次告别,他即往昆明报到。

他的信,那些仔仔细细用俊秀的字写在浅蓝航空信纸上的信,装在浅蓝的信封里,信封上写着奇奇怪怪的地名:云南驿,个旧,蒙自…,沿着滇缅铁路往缅甸伸展。他信上说,从街的这一可以看见那一端,小铺里有玻璃罐,装着我大妹四岁时在逃难路上最吃的糖球。飞行员休假时多去喝酒,他不喝就被嘲笑,有一次喝了一些就醉了,到桌上大唱“哈利路亚….”从此没人迫他喝,更劝不动他去舞,在朝不保夕的人中,他不肯一起去及时行乐,实在古怪。在他心中,能在地上平安地读《圣经》,看书报,给慧解人意的小友写家书比“行乐”快乐多了。

一九四三年四月,我们正沉浸在毕业、联考的日里。有一天近黄昏时,我们全都回到楼里准备晚餐了,一个初中女孩跑上来找到我,说有人在场上等我。

这一年夏天,我告别了一生最好的生活,溯长江远赴川西。一九四三风远矣。

①这首歌原是我们的《义勇军行曲》,田汉作词,全民抗日的歌,中共于一九四九年定都北平改名北京,以此作为国歌,来台湾后无人敢再唱。

由报纸上知,中混合大队几乎每战必赢,那时地面上的国军陷苦战,湖南、广西几全沦陷,空军是唯一令我们鼓舞的英雄。

珍珠港受突袭后,志愿队正式编人国陆军航空队,陈纳德于一九四二年三月被任命为驻华第十四航空队指挥官,受蒋委员长领导,总设在昆明,支持缅甸的英盟军,主要战场在保卫西南各省。

去,看到他由默林走过来,穿着一件很大的军雨衣。他走了一半突然站住,说“媛,你怎么一年就长这么大,这么好看了呢。”这是我第一次听到他赞我,那心情是忘不了的。

②《葛莱齐拉》法.拉玛尔丁着,卓儒译。法国诗人拉玛尔丁、被认为是法国浪漫诗人之始。他最早也是最重要的诗集《和声集》有注曰,在教堂廊影中,见上悬一幅童女殡的图画,棺旁盛开着百合。——此书为一散文诗小说,咏一个旅行至意大利摹坡里海湾的十八岁法国青年与渔夫十六岁孙女之情,女孩因他离去,忧伤而死,中译全书二百页。中译大约是译者选译,应是抗战前一九三0年左右版,初读版本全无记忆。到台湾后,画家陈贝茂将所藏台湾版本赠我。全书无序、无后记,版权页载明台北新兴书局版,一九五五年。

张大飞于一九三七年底投军,伍训练结束,以优良成绩选空军官校十二期,毕业后即投重庆领空保卫战,表现甚好,被选为第一批赴受训的中国空军飞行员。一九四二年夏天,他由国科罗拉多州受训回国,与十四航空队组成中混合大队,机上仍然漆着鲨鱼嘴,报纸仍旧称他们为飞虎队。

有一封信中,他告诉我:前天升空作战搜索敌迹,正前方云中,突然现一架漆了红太的飞机!他清清楚楚地看到驾驶舱里那人的脸,一脸的惊恐。他来不及多想,只知若不先开枪,自己就死定了!回防至今,他忘不了那坠下飞机中飞行员的脸了。…我没有看见,但是我也忘不了那在火焰中的脸。

今生,我未再见他一面。

注释:

是的,不论在信上他是如何倾诉他的矛盾、苦恼和思家之情,在战火撩烧、命如蜉蝣的大时代里,他是所有少女憧憬的那英雄,是一个远超过普通男、保卫家国的英雄形象,是我那样的小女生不敢用私情去“亵渎”的大形象。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