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2节 重温二十岁的梦
回到台大第一堂上课的情景,很难令人忘记,那该称之为“盛况”吧!钟响后,我走到回廊左转第一间“十六教室”以为自己走错了,除了讲台,座位全bu坐满,后面站到贴墙,窗外也站满了人!这门必修课全班有一百三十多个学生,而第十六教室只有五、六十个座位,所以引起那个盛况的场面。后来调整到新生大楼,第二年回到文学院一间大阶梯教室。
我确实是在惶恐中走上讲台,勉qiang平静地说了开场白,迅速地抓住了唯一的救援,一支粉笔,写了两行这一年的计划:起始于浪漫时期和将要讲授的第一位诗人威廉·布雷克。
为了稳定自己和“听众”我先用中文说明英国文学史和一切文化史一样,划分时代和liu派都没有放诸四海皆准的定名。如自一六六0年英王查理二世复位到佳冠诗人约翰·德莱顿(JOhnDryden。1631-1700)的十七世纪后半期为“复辟时期”(TheRestorationPeriod,和我们即将开始正确阅读的浪漫时期,都有很复杂的历史意义。我不赞成,也没有能力用中文口译原作,所以我将用英文讲课,希望能保存原文内涵的思想特se。我不愿用“浪漫时期”的中文译名,简称那一个常以热情进入shen奥内在探索的时代。因为“Romantic”所代表的既非唯mei,亦非中古以降罗曼史(Romance)中虚构的奇情。它是一zhong对崇高(sublime)理想永不妥协的追求。qiang调创造力与情gan抒发的浪漫主义其实是对前世纪守教条的新古典主义的反动。其回归自然(returntonature)的呼求,qiang调大自然引导个人心灵对真善mei的追寻与沉思。
中国近代教育系统以英文为主要外国语以来,大学外国语文学系以英国文学更为必修课,乃是必然的发展。至今最简单明确的原因,仍可用泰恩(HippolyteTaine。1828-1893)以德国人的观点来说明,他写《英国文学史》时说,要藉一个丰富而且完整的文学成长史分析时代与zhong族的关系。在他之前,在他之后。西方文学理论发展chu许多不同的liu派,忙煞学院中人,但泰恩的文学三要素时代、民族、环境——仍是文学作品能否传世。或隐或显的基本要素。
教文学史并不是教文学欣赏。不能以个人的趣味选材。每个时代的jing1神与风格不是一时的风尚,而应存在于才华凝聚的长篇杰作,或是形成个人风格的一些连续短篇,如华兹华斯的《序曲》,
记录了诗人个人心灵的成长与自然的jiao会互动。柯立芝的《古舟子咏),以航海象征人生的罪与罚,和求取救赎的神秘旅程。拜lun的《唐裘安》虽未完成,但仍是文学史上最长的讽刺诗。雪莱的《解放普罗米修斯》是一chu四幕的抒情诗剧,dao害者因残暴招致毁灭,盗火者才得解放。在雪莱心中,心灵因有爱和宽恕而更显崇高。
即使写作生命只有五年的济慈,直至生命尽tou,仍放不下曾投注心力的更诗长篇《海柏里昂的殡落》。诗人藉梦境写旧日神祇殡落的痛苦,抒写自己对文学的追寻。他在梦中置shen林中荒园,来到一个古老神庙,庙ding高入星空。站在庙旁大理石阶前,他听到馨香氨氢神殿中有声音说:“你若不能登上此阶,你那与尘土同源的roushen和骨骸,不久即将腐朽,消失湮灭于此”;他在寒意透骨浸心,死前一刻。奋力攀上第一阶,顿时生命倾注于业已冰冷冻僵的双足,他向上攀登,好似当年天使飞往天梯。神殿中的女绅对他言dao:“一般的人生都是苦乐参半,而你却锲而不舍,探索受苦的意义,你不就是梦想族吗?要知dao诗人与zuo梦者是截然不同的。前者抚wei世人,后者却只对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