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德钧约他去智化寺看一个民间收藏家自己组织的展览。
雍望辉听到那熟悉的声音时,真是非常兴。
真没想到印德钧有这样的好兴致。在他记忆里,印德钧似乎是不怎么看展览的。也许是因为快退休了,现在担任的又是个闲差,所以业余的
好情趣也丰富起来。
去之前,印德钧跟他说:“在北京几十年了,我也是
几天才偶然发现这个地方的…”原来,印德钧参加了“希望工程”的助学活动,包下了家乡最偏僻的山乡里两个孩
的学费和生活费;前些时那所小学的一位教师随一个参观学习团来北京,特意到他家致谢,并带来了那两个孩
的优秀作业和孩
家长托带的红枣和柿饼;印德钧自然非常
兴;那家乡老师走那天,他到火车站送行,除了托老师给两个孩
和他们两家带去些礼
,还买了一大包书和一大包文
,送给那所学校;送完
了北京站,他心情甚畅,便不忙坐车回家,且闲
信步般地漫游…他不喜
大街上的喧闹,便往胡同里转悠;这么三转两转,就在无意中发现了智化寺…
他答应去。
所以,当雍望辉随着印德钧步展厅时,尽
印德钧的表情很是兴奋,他却只怀一
姑妄观之的淡然情绪,懒懒地观望。
雍望辉跟过去,啊,那收藏者的选项确实特别—
雍望辉谢印德钧对他的好意。他虽然尚未来过这智化寺,可他的生活视野比印德钧开阔多了。说实在的,各
千奇百怪的世相见多了以后,他已经变得很难吃惊,尤其难得大吃一惊。就拿社会上的各
“发烧友”来说,他见识得已然不少。比如说,他就到过一个音响“发烧友”家里,那人的正式职业不过是自来
公司的一位业务员,收
当然不
;刚
他家,举目四望,可真是“家徒四
”举凡一般人家都有的
日用
,如组合柜、沙发椅、电冰箱…他家竟都暂付阙如;他家的住房也实在狭窄;但他为自己布置了一个“听音间”那是用隔音材料在居室中单切割
来的一个小小空间,只容得下他心
的音响设备和一张自制安乐椅;他就经常一个人钻
那里面,调好音响设备,放送最喜
的CD盘或卡带,躺在安乐椅上,陶醉在乐海仙音之中…据该人自称,他
费在那听音间里的钱,已逾六万元!雍望辉在和他
谈中,不断地被他纠正所用词语与概念,比如雍望辉总顺
称他的设备为“组合音响”他就一再纠正:“我这不是组合音响,而是音响组合!组合音响是所谓的‘
机’,厂家已经给你
置好了,甚至是连为一
的东西,那
音响一般是供外行用的;音响组合则是我们
据自己的喜好,用各国的不同品牌的机件自己装
的…”雍望辉原来只知
若
日本厂家的牌号,以为那便是
不错的东西了;这位“发烧友”却告诉他,日本
的音响一般都是“大路货”他们一般很少采用,他的主机便是德国的,CD机是丹麦的,音箱是法国的,而馈线则是
国的——一
看上去极不起
的馈线便价值一万元!…“发烧友”说
了一大串欧
名厂家的著名品牌,他简直耳不暇听…后来他坐上那把安乐椅,听了一段不是音乐的声音——极为
确地记录了一只玻璃杯掉在
泥地上碎裂为八块的全过程,他承认“连杯中的酒所溅发
的
汽都表现
来了”…自从那回走
了那位“发烧友”的“听音间”他便不再为其它“怪人怪事怪现象”大惊小怪了。确确实实,中国大陆已然
现了一个广阔的民间空间,其中已疯长
了千奇百怪的乔木、
木、藤萝、草菌…妍媸并存,香臭杂陈;对此他已从心生焦虑,逐渐地变为了冷静观察、慎重评判。
智化寺藏在闹市的胡同群中,即使老北京,也有很多人不太知
有这样一所寺庙。它虽然不大,却保存得颇为完整。它最著名的是其后面的藏经楼建筑,据说基本上保持着明代以前的结构,在古建筑中别
一格,极
文
价值。另外这座寺庙曾产生过一
风格特异的佛教音乐,-直留传至今;现在恢复了一支由僧侣组成的佛乐队,所演奏的法曲使这方面的专家激赏不已。不过,以上两大特
仍不能
引一般市民和旅游者光顾,所以,寺庙的
理
门便将庙中厢房廊房辟为了民间收藏品的展厅,一些民间收藏者自发组成并经民政局登记注册的协会联谊会,也便将这里作为他们展示自己收藏成果、
行
的一个乐园;这样也便
引了一些市民和外来旅游者到此观览。
同时有好多个收藏者在那里面展示他们的收藏品。一位收藏的是蝴蝶标本;蔚为大观;也许是印德钧已然看过一回,竟不再留连。一位收藏的是各古钱;虽数量不大,却
品迭现。还有一位收藏的是明清刺绣;另一位收藏的是清末迄今的各式茶叶罐,难得他有这样的兴致…印德钧为什么只顾往那边引?那边的展示能更新奇有趣?…
雍望辉和印德钧在智化寺门会合。
印德钧对雍望辉说:“…去看吧,准让你大吃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