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五章虹的形象(2/3)

况且,他还没有想现在就中止他自由的生活,放弃与别的女人有关系的权利,那未免太傻。起码在青岛大学两年教书合同期结束回英国之前,他不想。闵不会喜,她不会容忍他和别的女人,也不会在他的时候,与别的男人睡觉。这是她自己的不幸,与他无关。

但是,对不起,今天整个闹错了时间。他的思想全被遗书的事占据,本不愿听她的哭诉,也没有心思在意她的什么心灵创伤等等。他有理由变得格外冷酷,对任何女人的自杀威胁都无动于衷。她的威胁,到底能走多远,走到什么程度,他有兴趣看着。

有几可能,一是打个电报给母亲:“真相大白”整理行李,打回国,不这一切;二是,公开同居,让闵与郑离婚,他们结婚,在中国另找份大学教英国文学的工作;三是在国立青岛大学等着闵自杀,等着人们揭真相,全校师生指责他负心,然后,他逃中国。还有第四个选择吗?

接连两天都是细雨,绵绵不断。裘利安当然不肯相信,这是闵的泪,上帝不可能站在她一边,认为他对她不公正。他在校园里,没打雨伞,而是着斗笠,披着雨衣。斗笠是他从当地一个农民那里买的,他觉得这大檐帽很别致。下课时学生们说,今天下午必有大雨。裘利安决定雨越下大越不回家,校园海湾边必然会有少见的清静,在大风中,柳树、芦苇晃折,大卷大卷的云团中撒闪电,整个小鱼山被雨雾笼罩,变化多端,就是一幅迷人淡墨的中国画。

氰化钾,似乎全世界都有。

不过,闵看来不是真心的,只是威胁,只是愤怒,但她的真真假假,他很难清。中国女人的贞观,来这儿的几年前,就听罗杰·弗赖说过,中国每个地方都有本地方史断代史必有的“烈女谱”里面全是敢抹脖、上吊、撞墙的女英雄,了不起,把贞名声,看得比财富比生命重要,情则不值得一提。

当然有,他早就准备的。

裘利安抱怨,忧伤地想,没有一个中国女人,会真正有布鲁姆斯里自由女神,像他母亲一样,结了婚的只当朋友,只能当朋友的反如结婚一样,两者都长久。

到过。裘利安看闵的脸,没有一丝嘲

欺骗这样一个不知自卫的人,有德。若郑有一天知晓他与闵的私情怎么样?对他当系主任的尊严,对他在中国知识界的面,岂不是很大一个打击?他相信郑本是理智的,不会闹得太厉害。

闵又说,她喜自杀方式,快而简单,但如此结束生命,其实最残忍,因为救无可救,无法后悔。

闵会是这些古代愚蠢女中的一个?她受过西方自由主义式的教育,又有家虚涵为人生准则,能化解一切幻化假相,养生养,长生不老。她不过是发内心烈的不满。

裘利安心里有阵发。他的诗集,是给过闵一本,他写弗赖的学论文,只是偶尔在办公大楼与郑在一起提了几句,某几页请总务科打字作为对弗赖学说的介绍材料,郑看过。郑的赞赏态度,自然使裘利安激。郑是一个君,又是一个著名学者,对他一直不错。

郑迎面而来,打着雨伞,他比平日瘦了些,两人停在海湾边树林的小上客气地打招呼。裘利安这个时候最不愿见的人,一个是闵,另一个当然是郑。但郑似乎一蛛丝迹都不知,他的态度一如以往,只是急匆匆。他走开了,还回对裘利安说,拜读了他的诗和论文,觉得很佩服,迎裘利安有时间上门去坐坐。

若没有这个偷看遗书的可能,令人恼怒的可能,他肯定会对这个解释开怀大笑。自杀还谈什么救不救?自杀本作为要挟?

裘利安在雨淅沥的世界,不清是直接告诉郑,或是继续蒙混下去,等郑总有一天自己发觉此事?

戏。不过想想他们俩之间的一切,仿佛全是在戏,中国人的戏不就是真实?真的也分不清,起码他无法区别。雨变大起来,天并未变暗。

布鲁姆斯里的人,最崇奉莫尔《德原理》,以“享受”为第一德原则,这个原则总与其他古老德原则相冲突。裘利安心里极。

裘利安朝校大门走,叫了一辆人力车。校园的面让他受不了,但校园的不平静,有时甚

或许,只是巧合。

好像在回答他的疑问似的,闵又咬着牙加了一句:“我能到,中国人用砒霜!”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