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二十八章
每年腊月,在临近chun节的十几天里,兰hua和她的两个孩子,总是怀着一zhong激动的心情,期待着久离家门的王满银从外面归来。
外chu逛世界的王满银,一年之中很少踏进家门。但他象任何一个中国人一样,每年chun节还是要回家来过年的。当然,过罢chun节不久,他pigu一拍,就又四方云游去了。他在外面算是zuo生意;至于生意赔了还是赚了,没有多少人知dao。东拉河一条沟里的几个村庄,这王满银倒也算个人wu;对于一辈子安shen立命于土地的农民来说,敢chu去逛门外的人都属于有能耐的家伙。
不论怎样,这个逛鬼总还有点人味,每年chun节回来,也知dao给两个孩子买shen衣裳,或给他们带点外面的新鲜玩艺。对于孩子来说,父亲永远是父亲;他们想念他,热爱他,盼望他回到他们shen边。猫dan和狗dan天天等着过年。人家的孩子盼过年是为了吃好的,穿好的,为了红火热闹。他们盼过年还有另外的想往——那就是能和自己的父亲一块呆几天。这对缺乏父爱的孩子来说,比吃好穿好和红火热闹更重要。
孩子们也渐渐明白,最苦的要数母亲了。父亲一年不在家,母亲既忙家里的事,还要到山里去耕zhong。在通常的情况下,她既是他们的母亲,又是他们的父亲。尤其是夜晚,当黑暗吞没了世界的时候,他们睡在土炕上,总有一zhong莫名的恐惧。他们多么希望父亲能睡在shen边——这样,他们就是zuo个梦,心里也是踏实的。他们现在只能象小鸟一样,依偎在母亲的翅膀下。他们已懂得心疼母亲,总想让她因为他们而高兴。猫dan已经十岁,在罐子村小学上二年级。她长得象她姨姨兰香一样标致。母亲原来不准备让她上学,因为家里缺少帮手,她已经可以给大人寻长递短。尤其是责任制一开始,许多上学的孩子都回家来了,说明上学在农村已不时尚。是呀,上几年学还不是回来劳动?她二舅都读完了高中,现在也不得不到黄原去打短工。是大舅ying劝说她母亲让她上学的。猫dan上了学,就知dao要当个好学生,她上课为了让老师表扬,坐得端端正正,把腰板都ting疼了,因此刚入学四个月,就dai上了红领巾,母亲高兴得给她吃了三颗煮jidan。弟弟狗dan已经八岁,还没有去上学,整天跟妈妈到山里拾柴打猪草,已经担负起了男子汉的责任!老天爷总是长yan睛的,它能看见人世间的苦难,让这两个孩子给不幸的母亲带来莫大的安wei…
可是,作为一个女人,兰hua的日子过得多么凄凉呀!除过担当父亲和母亲的双重责任,家里山里辛勤cao2劳外,她一年中得不到多少男人的抚爱。她三十来岁,正是shenqiangti壮之时,渴望着男人的搂抱和亲热。但该死的男人把她一个人丢在家,让她活受罪。尤其是chun暖hua开的时候,在温热的chun夜里,她光shen子躺在土炕上,牙齿痛苦地咬嚼着被角,翻过shen调过shen无法入睡…在山里劳动,看着hua间草丛中成双成对的蝴蝶,她总要怔怔地发半天呆。她羡慕它们。唉,死满银呀,你哪怕什么活也不干,只要整天在家里就好了。我能吃下苦,让我来侍候你,只要咱们晚上能睡在一个被筒里…罐子村的男人们都知dao兰hua活受罪。有几个不安生的后生,就企图填补王满银留下的“空缺”他们有时候寻找着帮她干点活;或者瞅机会到她家来串门,没话寻话地和她胡扯。在山里劳动时,她常能听见不远chu1沟坂上传来那zhong酸溜溜的挑逗人的信天游——
人家都是一对对,孤零零撂下你干妹妹。亲亲!
卷心白菜起黄苔,心上的疙瘩谁给妹妹解?亲亲!
打碗碗hua儿就地地开,你把你的白脸调过来。亲亲!
白格生生脸脸弯格溜溜眉,你是哥哥的心锤锤。亲亲!
满天星星只有一颗明,前后庄就挑下你一个人。亲亲!
干石板上的苦菜盼雨淋,你给哥哥半夜里留下个门,亲亲…兰hua听着酸歌,常常臊得满脸通红,她真想破口骂这些sao情小子,但人家又没说明是给她唱的,她凭什么骂人家呢?
但是,也有人真的在半夜来敲她的门。这时候她就不客气了。为了不吵醒孩子,她穿好衣服溜下炕,走到门背后,把这些来敲门的男人骂得狗血pentou。罐子村想来这里“借光”的人先后都对她死了心。
嫁ji随ji嫁狗随狗的传统观念,使这个没文化的农村妇女对那个二liu子男人保持着不二忠贞。只要他没死,她就会等待他回来。她在一年中漫长的日月里,辛劳着,忍耐着。似乎就是为了在chun节前后和丈夫在一块住几天。几天的亲热,也就使她忘记了一年的苦难。她爱这个二liu子还象当初一样shen切。归gen结底,这是她的丈夫,也是猫dan和狗dan的父亲呀!
今年和往年一样一进入腊月,母子三人就开始急切地等待他们的亲人归来。在老父亲和少安的帮助下,兰hua今年在地里收回不少粮食,看来下一年里不会再饿肚子。腊月中旬,她就zuo上了年饭,要让一家人过个好年。孩子们不时念叨着父亲;她兴奋得碾米磨面忙个不停…可是一直到快要过chun节了,王满银还没有回来。两个孩子天天到村中的公路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