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你那个生花朝节女公子?”
宣康帝面目慈和,语音柔和,但是掩不住话中威严之气。林如海宠溺女儿事情十停里有八停人知道,读书识字亦如男儿,宣康帝也听说过几次。
黛玉幼时常随林如海见外男,他们常逗黛玉唱曲作诗,七八岁后才不大见了,听宣康帝问话,倒也没有畏惧,心里只是想着和寻常人一样语气,没什么不同之处。不过宣康帝并没有问她话,而是问林如海,黛玉自然屏声静气,一言不发。
林如海见宣康帝没有先问林睿和林智,反而问黛玉,心头一凛,不知道宣康帝这是何意,忙躬身道:“回陛下,正是小女。”
宣康帝听了,转头看着站地下黛玉,形容举止,与众不同,果然众人之上,不愧是生花朝节得灵台相面说来历不凡女孩子,遂笑问道:“你今年多大了?叫什么名字?”宣康帝乃是年将花甲一老人,黛玉却是小小女孩,问话不必避讳丝毫,脱口即出。
黛玉眉头微微一蹙,瞥了诸位皇子皇孙,细声细气地说了年纪名字。
宣康帝笑道:“倒是个好名字,想来是按着兄弟取名。林卿家,朕看你这个女儿不负花朝节生日,当真了不得。”
林如海谦逊不已,宣康帝再怎么夸赞黛玉,她也只是个女孩子。
宣康帝又问黛玉读什么书,家常做什么,见她言谈举止不俗,益发喜爱,此时外面通报说各家公子俱到了,原是宣康帝要见,宣康帝命卢道:“皇后她们都后面呢,想来诸命妇俱,送林姑娘过去,等人散了,好随她母亲一同回去。”
卢答应一声,领着黛玉往后头去了,宣康帝这边方宣其他公子进来。
宣康帝来了扬州一趟,总不能只见林睿一个,除了俞恒是必见,还有刘瑛家公子等等,其中唯有水溶守孝未至,北静太妃亦没来,女眷中以俞老太太和贾敏为首,俞老太太丈夫儿子品级皆高,贾敏也是一品夫人,拜见毕,正坐着说话,忽见卢引着黛玉过来,旁人犹不曾如何,贾敏和俞老太太却是面色一变,不知黛玉几时过来。
待卢说明,黛玉行过礼后,皇后细细打量一回,笑道:“好孩子,过来让我瞧瞧。”
黛玉无奈,只得依言上前。
皇后拉着她手,宣康帝今日宣召女孩子只有黛玉一人,皇后难免上心,笑夸了几句,对贾敏道:“是个好孩子,日后好生教养,说不得是有造化也未可知。”
贾敏心中叹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她并不想女儿做林中之木,只得躬身笑道:“娘娘谬赞了,小女不懂事,也就是多读了两本书,因她父亲兄弟之故,年纪又实小,才得了圣上宣召罢了。论起来,不及各家千金多矣。”
座各家诰命听了,心里顿时舒坦了些,虽然知道林家比他们家强,可是谁也不愿一自己女儿被比下去,单单只有黛玉被宣康帝宣召。
皇后看着她们,微微一笑,道:“这回要停留好些时候,明儿都把各家千金带来我瞧瞧。”
一干人等听了这话,忙都满口答应,心中暗暗欢喜。
闻听前面宣康帝赐宴,也有赐给命妇,众人连忙磕头谢恩,黛玉已回到贾敏身边,亦随着行礼,跟母亲身边,她方略略心安好些,起身时,忽然见到皇后身边一个二十来岁女官打扮女子盯着自己母女不放,不由得微微蹙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