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四二章议战(1/6)

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三四二章 议战

折允武的婚事结束后,这场盛典也就到了尾声,琐南扎普准备北归,折彦冲因召集相府、枢密诸大臣和尚未就藩诸将帅并元国民会议的议长书记商议大事,说dao:“这次宣大家来,主要有两件事。第一件,我想我要派一个重臣代替我送琐南扎普回龙城,顺dao巡抚漠北各族,看看漠北在我回来后起了什么变化。第二件就是漠南地方的经营,我要调一位上将常驻漠南,一方面是建立起漠北与汉地的缓冲,另一方面是维护好汉地到漠北的商业与军事通路,以确保漠北能发展起来而不陷入饥饿贫穷、混luan动dang。这两件大事分别需要两位得力的人去,该委派谁,大家议一议。”

大汉文臣议事可以坐而论dao,武将则需起立陈词——这点区别倒不是为了抑武扬文,而只是在礼仪上ti现文雅与武健之区别。

杨应麒杨开远欧yang适萧铁nu阿鲁蛮且不开口,几个副总理大臣互相用yan神探询了一下,便由主guan吏bu的副总理大臣陈显首先说话,转了转shen子面向折彦冲dao:“陛下所提之事,相府也曾议过,此时行动正是良机。老臣以为,巡抚漠北之人选,需贵、武、文三事ju全。贵者,琐南扎普之地位,诸胡王公之爵禄,比之各路行政首长尤为不同,需得一个极亲贵的人去,方能令琐南扎普以及漠北诸王公宾服,相府自副总理大臣以下、军中自上将以下均不堪此任,堪当此任者,唯有陛下之昆仲以及太子;武者,漠北诸胡生xing好斗,重武力而轻斯文,若派一书生前往巡抚,恐怕非但不能令群胡心服,反而会引惹起他们的轻视觊觎,所以老臣以为巡抚之人还得是有军威气魄的大帅之才;文者,漠北如今已经归附,一切事务宜以安抚调解为主,而不可以厮杀镇压为务,陛下从漠北南归时除带了大批胡卒南下外,也留下了许多汉籍将士在漠北,如今汉人在漠北已占其人口十之一二,镇州一带又已有汉人定居务农,加上商旅往来之影响,已使得今日之漠北渐转安稳宁静,故老臣以为此次前往之人,须得兼通政务,懂得安抚胡汉,晓农谕商,而不能一味地qiangying好勇。此贵、武、文三事,缺一不可。”

殿上君臣将帅闻言无不点tou,折彦冲便让陈显荐个人来,陈显dao:“老臣荐大汉元帅、枢密使、三将军杨开远。”在折彦冲的六个弟弟当中,杨开远是各方面能力最均衡的,所以陈显提chu他来众人都觉理所当然。

折彦冲问杨应麒,杨应麒沉yin片刻dao:“陈老所言贵、武、文三事,总结得比我想的还jing1辟。我本想荐六哥去,因他对漠北最熟,在漠北威望也最重。不过听了陈老一席话后,却觉得三哥对漠北虽不如六哥熟悉,但他也是威震胡汉的名将,慑服诸胡绰绰有余。再则六哥虽shen通胡俗,但不jing1政务,雄于武功而略于文才,整ti比较起来,还是三哥更合适些。”其实他还有一个原因未说,那就是萧铁nu胡人气质极重,若由他去漠北,到时候上下互相影响容易形成割据势力,杨开远汉人气息较nong1,由他前往漠北,若chu1理得当则有利于增qiang漠北对中枢的向心力。

折彦冲又问军方的意思,本来军方的代表便是杨开远,但因议论的是杨开远本人,所以先略过他而问萧铁nu、阿鲁蛮和刘锜,萧铁nudao:“老三什么事都干得的,若是怕他不通胡俗,到时候我派个通的人给他使唤就行了。”阿鲁蛮也dao:“我也觉得三哥很合适,其实他在辽口时就chu1理过很多胡汉问题,未必不通胡俗。”刘锜则dao:“漠北之事臣不懂,请陛下与诸帅定夺。”

折彦冲这才问杨开远:“三弟,你可肯辛苦一趟?”

杨开远沉yindao:“此去漠北,若是太赶办不了实事,若是务实办事,怕不得二三年才能回来。大哥若有意派我去我自是义不容辞,但这样一来枢密使一职却得另寻一人担任。”

折彦冲问欧yang适,欧yang适dao:“枢密使虽也是重任,但如今有大哥在京总揽全局,文有诸臣相辅,武有诸将佐弼,就yan前局势而论,枢密使的人选反而比巡抚漠北的人选容易找些,所以应该优先考虑巡抚漠北的人选。”

折彦冲颔首dao:“老四说的有理!好,那就定下,由三弟前往漠北。”对杨开远dao:“我给你方面之权,此去不但要理‘事’,还要理‘制’——看看漠北的建制还有哪些需要改善,急切的你就地改了再上报,若是可以缓的,就带回京师来议。”

这般委任,那相当于是让杨开远zuo他的分shen了,君臣兄弟间托付如此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