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124.第124章(1/3)

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124.第124章

==第一百二十四章==

当然,光有族学,没有先生也不行。

薛ting儴亲自上门去请了何、乔两位秀才,除了每年有不低于其他学馆开chu的月俸,但凡能入族学教书的先生,都可以得到他本人的指点。

仅凭这点就足够xi引许多穷秀才来了,一个解元的指点,那是hua了银子都买不来的。

到了族学揭匾那日,徐县令亲自到场,甚至清远学馆也来了人。

场面极为宏大,一般村民们哪里见过这般阵势。别说那些衣衫得ti的读书人,光是县太爷的仪仗,都足够他们看huayan了。

今日乃是阖族大事,自然不用还拘礼守孝,薛ting儴也亲自到场了,只是衣着十分朴素。

鞭炮声喧天之中,由徐县令和薛ting儴一同揭下挂在匾额上的那块红绸。

‘余庆社学’几个大字显louchu来,虽不是金光闪闪,但古朴庄重。

之所以不叫薛氏族学,而是叫余庆社学,乃是薛ting儴和薛族长共同商议而来。到底这村塾的建立乃是基于惠及乡里,两人都不是只zuo事不图名的朴实xing子,叫族学只是针对薛氏一族,可若是社学,将会扩大薛氏一族在当地的影响力。

但凡这社学由薛氏一族把持一日,就由不得旁人不高看薛氏一yan。

尤其如今余庆社学风tou正盛,创办者是举人,教书的先生是秀才,县太爷亲临现场,连县里有名望的清远学馆都来了这么多人。

哪怕是那些目不识丁的老百姓,也知dao这其中蕴han的意思,薛氏一族到底是翻shen了,俨然一副湖yang乡第一宗族的架势。

这一场揭匾仪式,既足了薛家的面子,也让徐县令摆足了官威。想必之后,在民间关于县太爷爱护治下老百姓的风评上又会多添上一笔。

热闹散去,一切都回归平静,不过余庆村到底是不一样了。

在修社学的同时,薛族长又号召村民们一同chu力把从族学到村口的大路修了一番,土都夯实了,如今这条路既宽敞又平展,俨然与其他村那崎岖的土路不一般。

每天清晨的时候,就有上学的孩子或是几个结伴,或是由大人带着,行走在这条路上。

老远看去,是一副很mei好的画面。

之后便会传来朗朗的读书声,从弟子规到三字经,一派兴兴向荣的景象。

薛ting儴闲暇之余,也会来社学里巡视一番,这些小学童们都不认识他,见他面容年轻,衣着普通,还以为是哪个慕名而来想求学的学子。

如今想来余庆社学里念书的人可不少,可因为地方有限,只能拒之门外。隔几日就会有人亲自找上门来,这些学童们都习惯了。

得意的同时,不禁更是努力读书,生怕学业拉下了,被先生让家人领回家。

这是薛举人的义举,家里的长辈都是这么跟他们说的。若不是薛举人,他们肯定不会有书可读,只能在家里放niu割猪草,每日游dang于山野之间。哪能像现在这样坐在窗明几净的讲堂里,读书明理,每日社学里还一餐午饭可供补贴。

薛举人是个大好人,你们以后读书chu来了,可要好好报答他。

所以这些小学童们哪里想得到,yan前这个看起来十分年轻的少年,就是他们心目中高大威严的薛举人。

正值休息的时间,学童们好不容易能休息会儿了,都在讲堂的门前玩乐。

一群平均年纪在七八岁的小童,一面说着话,不禁就议论起薛举人了。有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