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58章苦中作乐1(4/5)

故都临淄城足球活动就已广泛开展。蹴鞠已发展成一种民间盛行的体育和娱乐活动项目。

秦统一六国后,蹴鞠运动一度沉寂。西汉建立后,又复兴盛。汉朝人把蹴鞠视为“治国习武”之道,不仅在军队中广泛展开,而且在宫廷贵族中普遍流行。《西京杂记》上就记载:刘邦当了皇帝之后,把父亲刘太公接到长安城的未央宫养老,吃穿用度极尽豪华,终日看歌舞伎乐。但他却并不满意,终日闷闷不乐。原来刘太公自幼生活在城市下层,接近凡夫走卒、屠狗杀牛之辈,工作之余的娱乐活动离不开斗鸡、蹴鞠。于是,刘邦就下了一道圣旨,在长安城东百里之处,仿照原来沛县丰邑的规模,造起了一座新城,把原来丰邑的居民全部迁住到新城。刘太公和刘温也迁住到那里,又开始“斗鸡、蹴鞠为欢”这才心满意足。

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知道,在战国时期,足球是城市下层人民喜爱的娱乐活动。到了西汉初年。足球也得到贵族阶级的喜爱。桓宽的《盐铁论》中说,西汉社会承平日久“贵人之家,蹴鞠斗鸡”为乐。一般的人们也是在“康庄驰逐,穷巷蹴鞠”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就很喜欢观看蹴鞠运动。《汉书》记载。汉武帝在宫中经常举行以斗鸡、蹴鞠比赛为内容地“鸡鞠之会”宠臣董贤的家中还专门养了会踢球的“鞠客”(类似于今天的球星)。可见,在西汉时期,足球活动的社会面更为扩大了。

由于蹴鞠运动地兴盛,汉代还出现了研究这项运动地专著,汉代曾有人写了一部《蹴鞠二十五篇》,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体育专业书籍,也是世界上的第一部体育专业书籍。班固在写《汉书-艺文志》时,把《蹴鞠二十五篇》列为兵书。属于军事训练的兵技巧类。可惜后来失传了。西汉时期地项处是第一个因足球而名垂史册的人,不过他地经历却很不幸。《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名医淳于意为项处看病,叮嘱他不要过度劳累,但项处不听,仍外出踢球,结果呕血身亡,这也使得项处成为了世界上有史可查地第一个狂热“球迷”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足球制作技术也有所改进。唐代在制球工艺上有两大改进:一是把用两片皮合成的球壳改为用八片尖皮缝成圆形的球壳。球的形状更圆了。二是把球壳内塞毛发改为放一个动物尿泡“嘘气闭而吹之”成为充气的球,这在世界上也是第一个发明。

唐代的球体轻了,可以踢高。球门就设在两根三丈高的竹竿上,称为“络网为门以度球”在踢球方法上,汉代是直接对抗分队比赛“僻脱承便,盖象兵戍”双方队员身体接触就象打仗一样。唐代分队比赛,已不是直接对抗,而是中间隔着球门,双方各在一侧,以射门“数多者胜”从足球技术来说,是一种发展:而间接对抗,从体力训练来说,却是足球运动地一个退步。

由于球体轻了,又无激烈地奔跑和争夺,唐代开始有了女子足球。女子足球的踢法是不用球门地,以踢高、踢出花样为能事,称为“白打”唐代诗人王建有一首《宫词》说在寒食节这一天,宜春院的伎女以踢球为乐。唐太宗、玄宗都爱看踢足球,当时球门是“树两修竹,络网于上,以门为度球。球又分左右朋,以角胜负”唐代不仅有了女子足球,而且有的女子踢球技术还很高超。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