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460章缘木求鱼1(4/5)

国在政治上接受唐朝的封号和官职,成为唐廷藩臣。此后历世诸王继位都经唐廷的册立,终唐之世遣使朝唐一百数十次。其间除大武艺之世一度与唐生军事冲突外,对唐基本还算和好,但是因为利益争夺而翻脸地事情也不少见。近百年来,由于契丹人逐渐崛起,切断了唐廷和渤海国的联系,双方不再接壤,冲突才逐渐的减少。

海国采用唐朝的政治军事制度。受中原先进生产技术的影响,社会经济显著展,同内地贸易岁岁不绝。从诗人温庭筠《送海王子归本国》的著名诗篇也可以看出,渤海与唐的亲密关系。诗中说:“疆里虽重海,车书本一家。盛勋归故国,佳句在中华。定界分秋涨,开帆到曙霞。九门风月好,回是天涯。

海国的疆域,初限于的部分故地,至第十代宣王大仁秀时大体上在今东北大部、朝鲜半岛北部及俄国沿日本海地部分地区等广大地域。海全时期,以吉林为中心,其疆域北至黑龙江中下游两岸,鞑靼海峡沿岸及库页岛,东至日本海,西到吉林与内蒙古交界的白城、大安附近,南至朝鲜之咸兴附近。设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一百三十余县。是当时东北地区幅员辽阔的诸侯强国。

在中原文明的强有力影响下,渤海政权迅速完成了封建化的进程,各项制度仿效唐朝。海政权仿效唐朝典章制度,在渤海建立三省六部,确定五京,推行京、府、州、县地郡县制度,军事上也仿唐十六卫制,有法律监狱等。社会经济有了显著的展和进步,农业已成为最主要的生产部门,各项手工业的生产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涌现出一批新兴城市,其中上京城,形制模仿长安,在当时已经超过隆州府成为东北最大城市。交通相当达,同内地的“就市交易”及互市岁岁不绝,与日本的海上贸易也相当活跃。

然而,随着契丹人的崛起,海国的安全受到了严重的威胁。海国经过近两百年地展,也已经到了老年,国内弊病丛生,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都非常的尖锐。契丹人的崛起,加剧了海国的内部矛盾,外部矛盾也变得更加尖锐。根据不确切的情报,在海国的内部,已经生过多次起义,严重打击了渤海国的统治力量。

对外的战争,乃是渤海国走向灭亡的致命伤。在过去二十多年的时间,契丹和渤海队生了大大小小三十余次地战斗,基本上都是以海国的失败而告终,西方的领土正在不断的缩小。

原本海国引以为豪的盛产人参地南苏州、新城州、哥州、盖牟州等地区,都落入了契丹人的手中。这些地区还是渤海国主要地产马地。

海国现任国王大玄锡,登基已经有十七年的时间,今年已经六十余岁,但是他爱美之心不死,一直对妙龄少女很感兴趣,今年才刚刚下令从全国各地选拔秀女,供他淫乐。唐廷地皇帝李俨,还有他的老子唐懿宗,虽然奢侈无度,热衷于宴会玩耍,但是对女色倒不是很在乎,而这位大玄锡却是老当益壮,老而弥坚,实在是令人佩服。

以往渤海国遇到困难地时候,总是习惯性的向天朝伸手,借助唐廷的力量来解决危机,但是现在,由于河北地区长期战乱,唐廷根本不可能对海国提供任何的援助,这使得渤海国的的确确有灭亡的危险。对于大玮的到来,张铎等人的感情都非常复杂。海国已经有三十多年没有入朝了,显然是没有将唐廷放在眼里,直到鹰扬军崛起,才重新出现,的确让人觉得有点不太是滋味,这完

见风使舵嘛。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