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百六十一章答辩(3/3)

铤而走险呢?!”

司马光听后点点头,虽然要与商家合作实在是心中甘,但他更晓得与自家利益相比起来“谈利”也未尝可!在得到驸马的解释后,他细细思量了一下也是如此,便坐下来让别人继续提问。

“若是将军等物交给商人来制作,那朝廷的作坊该怎么办?!”曾公亮问道。

“在这本札子当中,在下已经说明要在西北和河北诸路建立四个以棉纺为支柱的中心城市,若是从本地招揽织工肯定是够的,还要经过很长时间的训练。在下觉得如由商人来分拆朝廷的织布作坊,将这些作坊中的工匠许以厚利迁移到西北。这样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提高生产能力。况且西北屯田棉花也是指定种作物,在西北设立纺织中心可以很好地消化屯田所产的棉花,并且供应军队也省去了少的运费!”



中书省的会议厅中,数十个人轮番向王静辉提问,他应答如流、进退有度,这种本事颇让一些大臣为之心折,况且驸马平时为人正派,人缘错,就算心中有些反对意见的大臣也都逐渐放弃了自己原有的想法。准备支持了。

皇帝赵顼看见驸马犹如浑身长满了嘴巴一样来对付这些大臣的提问,嘴巴都快要成了“O型,过他很快便发现进行提问的程度已经超出自己的底线了,便摆摆手说道:“驸马之策甚好,诸位爱卿可还有什么要问地?若是没有便通过这道札子吧!”

众位大臣一看皇帝这架势便知道驸马已经赢得了皇帝赵顼的许可,札子所提出的办法确实是有一定道理,犯着和皇帝作对,便都住口提了,中书省这一场唇枪舌剑算是落下了帷幕。其实参加会议的人自己心中也都明白。王静辉这道札子明着是为商人说话。但实际得到好处的都是朝廷勋贵乃至后宫重要人物“官商”、“官商”能够被驸马捆绑在一起做生意的人,其背景如何,这些大臣心中是有数的,甚至诸如曾公亮自己就有份子在里面。

在大宋最顶级的商家中,几乎每一个都是朝中某位大臣的代言人,否则如何能够把生意做得这么大?王韶西进。说战利品有多少,单单是河湟之地每年地牛羊马匹是多少?其中地两成连续五年,要是把这些牛羊运送会汴都或是江南之地。那财富的数字恐怕就要乘以十了!反对通过驸马的奏章简直就是断了这些身居幕后大佬的财路,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

正如驸马所说的那样,皇帝、大臣乃至大宋的百姓会看到一场战役下来消耗国库的银钱有多少,只要能够迅速取得胜利,那将战争地红利拿出一部分又如何?过是五年而已,到时候那些马场、牛羊场都是大宋的吗?!至于朝廷的纺织作坊也是烧钱地地方,各级官员扯皮推诿严重,还如直接拆散了卖给商人,朝廷也好甩去一个大包袱。过就是断了赖以捞此油水的官吏而已。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