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起来:“法拉第教授确实没有设计出实用性的发电机,并不是说他不能,只是没有。教授或者根本没想过去设计这样的东西,如果他想去做的话。也许早就弄出来了。”
一个很典型地法拉第的崇拜者,叶枫示意他坐下来:“很好,你说的这些话我很愿意相信,但是我想问的是,为什么法拉第教授,还有楞次、安培这些伟大的科学家。没有想去做这样的事情?要知道,电是可以改变人类生活方式地,电动机可以代替蒸汽机,让笨重的机器变小,变得更加高效,可以用在电车、火车和机器上;电可以照明,可以传送讯息,可以做很多很多事情,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这不正应该是科学家做的事情吗?”
叶枫准备得很充分。但他没有讲课的经验,不知不觉中就偏离了本来计划的轨迹。又开始和学生讨论科学用于生活的重要性。
在他看来显而易见的道理,却不代表每个人都会认同。这一次莫桑德尔教授站了起来,正气凛然地说道:“科学家的使命在于探求真理。”
他的话得到一片赞同,下面很多人拼命为他鼓掌,在他看来,科学家地任务是探求这个世界的真理,也正因为揭示了真理,科学家才得到世人地尊敬。
至于设计产品,那本来就是工匠们的事情。
这也是现实。西方对科技实用化地认同,远不及后来。伏打发明电池,皮克希改进发电机,他们当初的用意,无非是为科学试验寻找稳定的电源。
叶枫竭力想去说服他们,最后无奈地发现,要在短时间里改变一群人的想法,是很难的,他能做的就是播种,创造条件让他们发芽。
他很无奈,只能放弃了说服,开始讲授电磁学和电机学,重点是电磁学的发展,如何带动了电机学的发展,用一个个实例说明,电磁学地每一步,都推动着电机学、电机产品的发展,他地目的依然是想说明,科学推动着产品的进步。
他所讲的知识大部分是这个时代已经有的,但对许多从未听说过电磁学的人来说,却还是有点新奇。
有人就问,电究竟是啥玩意?电荷究竟是什么东西?为什么磁能生电?电能生磁?磁又是什么玩意?场?什么是场?
叶枫有点哭笑不得:怎么一个个还是盯着科学原理,就没人关注电机工程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呢?
但他不得不给大家解释这些名词,但只能用一些实例,至于电到底是什么,是能量?微粒?还是一种波?一时半会是无法解释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