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五章 穿针引线 上
自从京师之行过后,吴襄对三桂更加喜爱的不得了。于是他便一心一意地对三桂进行栽培,在文学方面,专门为他请了一个在当地非常著名的陈bang选zuo他的老师;在武功方面,也为他专门请了一个当地的武术名家每天的指点他。而且自己没事的时候还亲自带他,尝试对他进行骑she1训练,随着年龄的增长,训练也逐年严格。这zhong训练,如同zuo功课一样,每天手不离箭,shen不离鞍。吴襄擅养ma,在ma匹的选择和骑术方面,都能给他以指导。而三桂也是每日的勤加练习,从不懈怠。
转yan之间,吴三桂已经是年满七岁。而吴襄在军中也由于尽职尽责、表现chu众被升为千总一职,也算是迈入中级军官的门槛了。
这日,三桂听说吴襄从军营回到家中,遂赶往父亲的房间。吴襄见三桂迈步走入房内,心中甚是欣喜,向三桂dao:“多亏我儿前年施展妙计,才有为父今日之风光!现今为父也是一名千总了,想当初为父从军七、八年都没有得到寸升,而今只短短两年时间却连升两级!如果为父早这样开窍的话那现今都该是参将的级别了!”
三桂闻言笑dao:“依孩儿看来,父亲武艺chu众、ma术高超,将来最少也能达到总兵之职!”
吴襄听后不禁向往的憧憬dao:“如果真能达到总兵这一地步,那为父真是虽死无憾了!”
要知总兵一职,在明代乃是一个地区的最高军职,拥兵万人乃至数万,这在大明朝绝对可是一个高级将领了。
三桂笑dao:“父亲不必如此谦虚,依孩儿看这总兵之职也不算什么大不了的,俗话说”百尺竿tou,更进一步“,说不定将来这总兵一职也只不过是一块踏脚石罢了!”
吴襄闻言大笑dao:“孩儿说的是自己吧!为父可没有这么大的雄心壮志,这辈子能混上个总兵已经足矣!”不过吴襄心中倒是为自己的儿子小小年纪就已经拥有如此的雄心而gan到激动。再想起自己的大儿子吴三凤,不禁叹了一口气,对三桂dao:“唉,如今在咱们吴家也只有你能让为父畅所yu言了!你大哥少不更事,cu率莽撞,不是成大事的料。而其余人等也都是外人,不足以托付大事。在为父心中,唯有你让为父寄予厚望。你如今年纪虽小,但才思min捷、jing1明能干,将来必能成就大事。三桂啊,千万别让为父失望啊!”三桂应dao:“父亲请放心,孩儿将来必不负父亲所托!”吴襄欣wei的点了点tou。
三桂又dao:“父亲,适才您也说到我们吴家人丁浅薄,这也是个问题。俗话说人少力薄,只靠我们父子三个就想在这辽东大地有大发展那也是相当的困难啊!”吴襄点toudao:“是啊,为父也正是为此发愁,孩儿可有什么解决之dao?”
三桂dao:“现今我们就算发展得再好,但在当地来说也只能算是外人,因此我们首先必须先rong入当地之中。依孩儿之见,我们应该在当地找一豪qiang来依附,这样父亲在军中才能够步步高升,到时我们的力量也将变得更加的qiang大。那到将来我们吴家无论是在军中还是民众之中都能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号召力。嘿嘿,那我们吴家在当地也可算是一豪qiang了,任何人想要惹我们之前都要先好好的考虑考虑。”
吴襄闻言shen觉有理,问dao:“那依孩儿之见,我们应该依附于谁人家呢?”
三桂斩钉截铁的答dao:“依孩儿看我们应该依附于辽东祖氏。”
吴襄闻言皱眉dao:“祖氏虽然在辽东是豪族大姓,但那祖氏之主祖大寿现今在辽东军中才是一个游击,让为父去依附于他,是否合适?”
三桂摇toudao:“父亲此言差矣,若论辽东豪族之qiang者,莫过于祖氏。祖氏世居辽东,是宁远卫的世将,到如今的祖大寿时,已然历经五世,他们世代皆以军功发家。而祖大寿此人是于泰昌元年(1620年)为官,授职靖东营游击;天启元年调到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