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十七僖二十九年尽三十二年(3/7)

春秋鲁始聘晋,故曰“初”

[疏]注“公既”至“曰初”

○正义曰:经书实行之事,传说将命之初,故云命之将聘于周,未行,又命之遂聘于晋,令其从周即去,更不回也。贾、服不晓传意,解为先聘晋,后聘周,故杜详说之。

【经】三十有一年,春,取济西田。(晋分曹田以赐鲁,故不系曹。不用师徒,故曰“取”)

[疏]注“晋分”至“曰取”

○正义曰:济西之田,实是曹地。晋文分以赐鲁,故不系于曹。不系晋者,晋本意赐诸侯,不为已有,故亦不系晋也。昭四年传例,曰“凡克邑不用师徒曰取。”取田取邑,义亦同也。

公子遂如晋。

夏,四月,四卜郊,不从,乃免牲。龟曰卜。不从,不吉也。卜郊不吉,故免牲。免犹纵也。

[疏]注“龟曰”至“纵也”

○正义曰:“龟曰卜”《曲礼》文也。《洪范稽疑》云“龟从筮从”谓从人之心也,人心欲吉,不从是不吉也。卜郊不吉,不复为郊,牲无所用,故免牲。免犹纵放不杀之也。《穀梁传》曰“免牲者,为之缁衣熏裳。有司玄端,奉送至于南郊。免牛亦然”《左传》无说,其事或然也。桓五年传例曰“凡祀,启蛰而郊”启蛰,周之三月也。今于夏四月卜郊者,传举节气,有前有却,但使春分未过,仍得为郊,故四月得卜郊也。故《释例》曰“凡十二月而节气有二十四,共通三百六十六日,分为四时,间之以闰月,故节不必得恒在其月初,而中气亦不得恒在其月之半”是以传举天宿气节为文而不以月为正。僖公襄公夏四月卜郊,但讥其非所宜卜,而不讥其四月不可郊也。孟献子曰:“启蛰而郊,郊而后耕”耕谓春分也。言得启蛰当卜郊,不得过春分耳。是言四月得郊也。《周礼·大宰职》云“祀五帝,前期十日,帅执事而卜日”然则将祭,必十日之前豫卜之也。言“四卜郊”者,盖三月每旬一卜,至四月上旬更一卜,乃成为四卜也。此言“四卜郊,不从”襄七年“三卜郊,不从”《公羊传》曰“曷为或言三卜,或言四卜?三卜,礼也。四卜,非礼也。三卜何以礼?求吉之道三”今《左传》以为“礼不卜常祀”则一卜亦非。不云四非而三是,异于《公羊》说。

犹三望。三望,分野之星国中山川,皆郊祀望而祭之。鲁废郊天,而脩其小祀,故曰“犹”犹者,可止之辞。○分,扶问反。

[疏]注“三望”至“之辞”

○正义曰:《公羊传》曰“三望者何?望祭也。然则曷祭?祭泰山河海”郑玄以为望者祭山川之名。诸侯之祭山川,在其地则祭之,非其地则不祭,且鲁竟不及于河。《禹贡》“海岱及淮惟徐州”徐即鲁地。三望,谓淮海岱也。贾逵、服虔以为三望分野之星国中山川,今杜亦从之。以襄九年传曰:“陶唐氏之火正阏伯居商丘,祀大火。相土因之,故商主大火”昭元年传云“辰为商星,参为晋星”《楚语》云“天子遍祀群神品物,诸侯二王后祀天地三辰及其土地之山川”注《国语》者皆云:诸侯二王后祀天地三辰,日月星也。非二王后祀分野星辰山川也。以此知三望分野之星国内山川,其义是也。昭七年“夏四月,甲辰,朔,日有食之”于时夏之二月,日在降娄。传称“去卫地,如鲁地”于十二次豕韦,卫地。降娄,鲁地。鲁祭分野之星,其祭奎娄之神也。此三望者,因郊祀天而望祭之,于法不独祭也。鲁既废郊天,而独脩小祀,故曰犹。《公羊》、《穀梁》皆云:犹者,可止之辞。

秋,七月。

冬,杞伯姬来求妇。无传。自为其子成昏。○为,于伪反。

狄围卫。十有二月,卫迁于帝丘。辟狄难也。帝丘,今东郡濮阳县。故帝颛顼之虚,故曰帝丘。○难,乃旦反。颛音专。顼,郭玉反。虚,起鱼反。

[疏]注“辟狄”至“帝丘”

○正义曰:传称“狄围卫,卫迁于帝丘”盖有阻险可以辟狄难也。《释例》曰:“帝丘,故帝颛顼之虚,故曰帝丘。昆吾氏因之,故曰昆吾之虚。东郡濮阳县是也。”

【传】三十一年,春“取济西田”分曹地也。(二十八年,晋文讨曹,分其地,竟界未定,至是乃以赐诸侯。○竟音境。)使臧文仲往,宿于重馆。(高平方与县西北有重乡城。○重,直龙反,注同。方音房。与音预。)重馆人告曰:“晋新得诸侯,必亲其共,不速行,将无及也。”从之。分曹地,自洮以南,东傅于济,尽曹地也。(文仲不书,请田而已,非聘享会同也。济水自荧阳东过鲁之西,至乐安入海。○洮,吐刀反。傅音附。尽,津忍反。乐音洛。)

[疏]“重馆”至“曹地也”正义曰:《鲁语》说此事,云“获地于诸侯为多。臧文仲反,既复命,为之请曰:‘地之多,重馆人之力也。臣闻之曰:善有章,虽贱,赏也。今一言而辟竟,其章大矣,请赏之。’乃出而爵之”

襄仲如晋,拜曹田也。

“夏,四月,四卜郊,不从,乃免牲”非礼也。诸侯不得郊天,鲁以周公故,得用天子礼乐,故郊为鲁常祀。

[疏]注“诸侯”至“常祀”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