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章二十八(5/7)

此。

唐、宋推尊太后,不配食太庙的人,就另建殿来祭祀,也得到阐宫之义。

我朝祖宗至今已超过九庙,配享的都没有两个。

现在应在奉先殿外建一座新庙,如同《诗》中的阖宫,宋代的别殿,每年一定的时节纵时鲜食物进献,仍然称为太皇太后,那么情与义便两全。”提议上奏,皇帝又召见刘健等人到素幄之内,从袖子里拿出《奉先殿图》,指着西边的一个地方说:“这是奉慈殿。”又指着东边的一个地方说:“这是神厨。

想在这里另外建庙,奉迁孝穆的牌位,一并在此祭祀。”刘健等人都答道:“最合适。”不久钦天监奏报,今年正有妨碍,朝廷建议暂时供奉在奉慈殿正中祭祀,将孝穆迁到左边。

等到孝宗死,武宗即位,礼部开始进呈供奉安放孝肃牌位的礼仪。

举行礼仪之前斋戒三天,告祭奉先殿以及孝宗灵座。

这天早上,皇帝戴黑翼善冠、穿浅淡色衣服、系黑犀带,祭告孝穆神主牌位。

礼仪结束,皇帝到神主牌位前,请求神主降座。

皇帝捧着牌位站着,宫内执事将神主牌移到殿的左间。

皇帝供奉安放完,行叩头礼。

至中午,皇帝到清宁官孝肃灵座拜祭,行礼结束,宫肉侍从将神主舆进献于殿前,衣冠舆进献于宫殿丹陛上。

皇帝到拜位,亲王穿着礼服随后,拜四拜,起身。

皇帝捧着神主牌从殿中门出来,供奉安放在舆内。

主管官捧着衣冠放到舆上跟随在后。

皇帝率领亲王步行跟从。

到宝善门外,太皇太后、皇太后率领宫妃在门内迎接。

先到奉慈殿,依次站在殿西。

神主舆到奉先殿门外,稍作停留。

皇帝到舆前跪下,请神主到奉先殿,俯身伏地,起身,捧着神主牌从殿左门进入,到殿内的褥位,跪下,安放神主牌。

皇帝行五拜三叩头礼结束,捧着神主牌,仍然从左门出来,安放到舆内。

到奉慈殿门外,皇帝捧着牌位从中门进入,供奉安放到神座以后,行安神礼,造献三遍如同平常礼仪。

太皇太后以下拜四拜。

拜完后,内侍官在殿正中以南摆放褥位。

皇帝到孝穆皇太后神主位前,跪请神主谒见孝肃太皇太匠,跪着放在褥位上,俯身伏地,站起来,行五拜三叩礼。

结束以后,皇帝捧着神主牌起身,仍然安放在神座结束,如前面一样举行安神礼。

皇太后以下拜四拜。

嘉靖元年,世宗供奉孝惠邵太后柑祀。

八年二月,礼部尚书方献夫等人说:“悼灵皇后,按礼应在太庙拊祭,可是现在九庙的制度已具备。

考寨唐、宋旧例,皇后在太庙,没有自己的祭室,就创建另外的庙堂。

所以《曲台礼》有别庙皇后在太庙柿祭大合祭的记载。

又《礼记?丧服小记》:‘媳妇死后拊葬于丈夫的祖母之墓,如果有几个祖母,应该柑葬于关系最亲的祖母。

’注释的人说:‘最亲的人是说丈夫之父的生身母亲。

’现今孝惠太皇太后实际上是皇父献皇帝的生母,那么悼灵皇后应当拊祭在一侧。”下诏许可。

三月,举行柑庙礼。

行礼前到各殿祭告。

到期,请悼灵后的神位到奉慈殿供奉安放。

内侍捧牌位、谧册、衣冠随着皇帝到奉先殿拜见。

皇帝就位,行五拜三叩头礼。

其次到崇先殿,再其次到奉慈殿,拜谒三太后,内侍捧着牌位安放在神座上,皇妃以下拜四拜。

十五年,皇帝认为三太后在奉慈殿另外祭祀,不如供奉在陵殿祭祀合适。

朝廷大臣议论:“古代天子宗庙,只是一帝一后,生母,在寝殿祭献,身死而止。

孝宗奉慈殿的祭祀,是儿子祭祀生母,以此尽终身孝道而已。

可是《礼》有‘妾母不能世代祭祀’的说法,《疏》说:‘不世代祭祀,是说儿子祭祀,到孙子就停止。

’表明继承祖宗的重要,因此不再考虑爱祖母的私情。

现在陛下对于孝肃,是曾孙;孝穆,是孙子辈;孝惠,是孙子。

按照礼法不世代祭祀,建议应当迁祧。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