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李锤于是请求祭河,并且赐予刘恺羔羊美酒。
刘恺对于治理黄河毫无办法,特别归功于河神。
曹、罩之间遭受灾害一天天严重。
世宗初年,总河副都御史龚弘说:“黄河从正德初年开始,变迁没有规律,一天天改道北流。
大河之水合成一条水流,回流到黄陵冈前就转而向南,流出徐州而流入运河。
黄陵冈当初修筑三条堤岸,先已溃决失去其二,害怕山东、陕西诸水横流,加以连绵大雨,决堤而直冲张秋,再经由故道入海。
臣曾修筑堤岸,起于长垣,经由黄陵冈直达山东杨家口,长宽二百余里。
今准备在距堤十里左右再筑一堤,横长高宽如同旧堤。
即使河水漫过旧堤,流到十里之外,水势平缓,不会发生大的演决。”依从他的主张。
自黄陵冈决堤,开封以南无黄河之患,而黄河以北的徐、沛诸州县境,黄河改道不定。
嘉靖五年,督漕都御史高友玑请求疏通山东贾鲁河、河南鸳鸯口,分泄水势,不使它偏害一方。
工部议论担心会危害山东、河南,没有允许。
这年冬,以章拯为工部侍郎兼任愈都御史治理黄河。
在此之前,大学士费宏说:“黄河流入汴梁以东分为三支流,虽有冲毁决堤,但无大的灾害。
正德末年,涡河等河道一天天淤塞,黄河水大部分南奔之势已经无法碱缓,于是从兰阳、考城、曹、濮奔赴沛县飞云桥及徐州的溜沟,全都流入漕河,泛滥弥漫,这是以前数年的黄河水患。
近年的情况,沙河到沛县泥沙淤塞,官民的舟船全部取道昭阳湖。
春夏之交,湖面水浅干涸,运输河道必定受阻,涡河等河必须赶快疏通。”御史戴金说:“黄河流入淮河之道有三:从中牟到荆山合于长淮的叫涡河;从开封经过葛冈小坝、丁家道口、马牧集鸳鸯口到徐州小浮桥口叫汴河;从小坝经过归德城南饮马池直达文家集,又经夏邑到宿迁叫白河。
弘治年间,涡、白上游堵塞,而徐州独受其害。
应当将从小坝到宿迁小河并于贾鲁河、鸳鸯口、文家集的堵塞之处,全部进行疏通,则奔向淮河之水就不止一道,而徐州之水患也解除了。”御史刘乐说:“曹县梁靖口南岸,原有贾鲁河,向南到武家口十三里,黄沙淤平河遒,必须开通。
武家口流到马牧集鸳鸯口一百七十里,即小黄河旧通徐州的故道,河水尚未干涸,也应疏通。”督漕总兵官杨宏也请求疏通归德小坝、丁家道口、亳州涡河、宿迁小河。
高友玑和章拯也屡次以此上奏。
全都下发到工部讨论,认为疏通贾鲁河故道,开凿涡河上游,工程浩大难以完成,不可轻率行动,只是主张筑堤挡水,使流入正河罢了。
这年,黄河上游骤涨,东北到沛县庙道口,截断运河,注入鸡鸣台口,流入昭阳湖。
汶、泗南流之水从而向东流,而黄河水出于飞云桥的漫流而向北,淤塞数十里,黄河水淹没丰县,迁移县治避免灾害。
第二年,章拯说:“荣泽北孙家渡、兰阳北赵皮寨,都可以引水向南流,但二河通涡,向东入淮,又向东到凤阳长淮卫,经由寿春王诸帝陵墓,造成的祸患难以测度。
只有宁陵北坌河一道,通饮马池,直达文家集,又经过夏邑到宿州符离桥,出宿迁小河口,从赵皮寨到文家集,总共二百余里,疏浚而使其畅通,水势就容易碱缓,而皇帝陵也无水患。”于是绘图说明让皇帝知道。
皇帝命限期动工。
而黄河决堤于曹、单、城武杨家、梁靖二口、昊士举庄,冲入鸡鸣台,夺去运河,沛地淤塞七八里,运粮船只受阻不能前行。
御史昊仲上报,于是弹劾章拯不能治理黄河,请选择有能力的人前去替代。
这年冬,命盛应期为总督河道右都御史。
这时,光禄少卿黄绾、詹事霍韬、左都御史胡世宁、兵部尚书李承勋各自献上治河的主张。
黄绾说:漕河取资于山东的泉水,不必取黄河水,不如疏通兖、冀之间两边高中间低的地方,引导黄河使往北流,到直沽入海。
霍韬说:谈论治河的人想引黄河从兰阳注入宿迁。
洪水泛滥于徐、沛,还有两条大河为它护卫,东北诸山绵延排列如矮墙,有所终止,假若取道兰阳,则归德、凤阳平地千里,河的水势奔放,数郡之地都成为沟壑,水患就不单是徐、沛了。
考察卫河从卫辉汲县到达天津入海,就是古黄河。
今应当在河阴、原武、怀、孟之间,察看地形,别黄河水注入卫河,到临清、天津,则徐、沛水势就可以减缓一半。
而且元人漕运船只渡过大江进入淮河,到封丘北,陆运一百八十里到淇门,进入御河到达京城。
御河即卫河。
今引黄河注入卫河,冬春时,逆卫河而上,沿着临清到天津,夏秋时,则从徐、沛,这是一举而漕运河道两相得利。
胡世宁说:黄河从汴城流出,向南分为二道:一道出于汴城西荣泽,经过中牟、陈、颖,到寿州流入淮河;一道出于汴城束祥符,经过陈留、毫州,到怀远流入淮河。
其东南一道从归德、宿州,经过虹县、睢宁,到宿迁出于其束,分为五道:一从长垣、曹、郫到阳谷流出;一从曹州双河口到鱼台塌场口流出;一从仪封、归德到徐州小浮桥流出;一从沛县南飞云桥流出;一从徐、沛之中境山、北溜沟流出。
六条河道都流入漕河,而往南汇合于淮。
今诸条河道都淤塞,只有沛县一条河道存在。
合流则水势就增大,河床又狭窄不能容纳,所以横溢为患。
近又漫流入昭阳湖,以致水流缓慢泥沙淤积。
应当利用故道而分其水势,汴城之西,则疏通孙家渡直达寿州的河道,以减缓上游水势,汴城东南出怀远、宿迁及正东小浮桥、溜沟诸河道,各应选择其有利的地方,开通一条河道,以泄下游。
或修筑武城南废堤,直达丰、单连接沛北庙道口,以防止北流。
这些都是治理黄河的紧急事务。
至于为漕运河道谋划,就应当在湖束滕、沛、鱼台、邹县之间的独山、新安社等地另外开凿一渠,南接留城,北接沙河,不过百余里。
加厚西岸堤防以阻挡湖水,让水不能泛滥,而把一湖作为河水分洪的地方,这纔是上策。
李承勋说:黄河流入运河的支流有六。
白涡河水源堵塞,则向北出于小黄河、溜沟等处,没有几年,各处都被堵塞,往北并出于飞云桥,于是丰、沛遭受水患,而金沟运道于是淤塞。
然而,幸亏束面都是高山,仍然有所阻挡,所以昭阳湖能够通行船只。
假若逐渐改道北流,则直接奔入大海,安平镇故道使人忧虑,单县、谷亭百万人民的生命使人担心。
再逐渐北流,那么从速空到临清运道诸水都会相继跟着流入大海,运道怎么能畅通?臣认为应察看六条支流分流之势,引导它使往南流,可以避免冲决,这样下游不可不疏通。
要想保护鬯、沛、单县、谷亭的人民,必须依照旧堤进行修筑,西北筑堤不使水漫出,此上游不可不修筑堤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