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二十八(9/10)

而地位高的人,必近于败,我恐怕得不到他的好处反而会招来祸害。”有识之士以此称道他。

安西武陵王任益州刺史时,任命何之元为安西刑狱参军。侯景之乱时,武陵王以太尉承制,授何之元为南梁州刺史、北巴西太守。武陵王自盛都举兵东下,何之元与蜀中民众上奏抗表请求不要出行,王以为这是沮丧众人,囚禁何之元于舰船中。到武陵王兵败,何之元跟从邵陵太守刘恭到郡。不久江陵陷落,刘恭隧死,王琳召包之五为记室参军。梁敬帝册封王琳为司空,何之元被封为司空府谘议参军,领记室。

王琳立萧庄时,何之元被任命为中书侍郎。正值齐文宣帝薨,命何之元前去吊丧,回到寿春时,王琳败,齐主命他为扬州别驾,所治之地即寿春。到众军北伐。收得淮南地,湘州刺史始兴王叔陵派功曹史柳咸下书札召何之元.何之元开始时与朝廷有矛盾,到书札来,十分惶恐,读到“孔璋无罪,左车见用”,何之元仰面叹道:“辞旨如此,怎么会欺骗我呢?”便随柳咸到了湘州。太建八年,封为中卫府功曹参军事。不久改任谘议参军。

到叔陵被杀,何之元便摒绝人事,锐意精于著述。他认为梁朝始自武皇,终于敬帝,它的兴亡命运,盛衰轨迹,足可以为后世作鉴戒,定是非褒贬。查究它的始终,起于齐永元元年,终于王琳被捉获。共七十五年行事,草创为三十卷,定名为《梁典》。其序写道:

记事之史,其源流不一,编年之作,无如《春秋》,那么鲁史之书,不是帝皇的史籍。按三皇的简是《三坟》,五帝的策是《五典》,这是典义所产生的源。至于《尚书》述唐帝的是《尧典》,虞帝是《舜典》,这又是经文的明据。所以典之为义已很久了。至于司马迁的《史记》和班固的《汉书》,述帝部分称为纪,自此以后,便相宗奉学习。到陈寿所撰,名之为志,总领三国,又分道扬镳。惟有何法盛《晋书》变帝纪为帝典,既表明师古,又在理为优。所以今之所作,称为《梁典》。

梁朝有天下。白中大同年以前,区宇安宁,太清年以后,寇盗并起,首尾而言,未为尽美,因而开此一书,分为六屑意思。高祖创基,因袭于齐末,寻宗讨本,起白永元年,今以前若干卷为《追述》。高祖出生自布衣百姓,长于弊俗之地,知风教之好壤,识百姓之情真伪。于是到登君位时,弘扬此政术,四十年之间,都为富实。今以若干卷为《太平》。世上不常太平,时代无永恒之治,不是自我以后,才属横流,今以若干卷为《叙乱》。自高祖晏驾之年,太宗受幽辱之岁,讽歌狱讼,向西陕不向东都。不循理之民,流离闲雅之士,征伐礼乐,归世祖不归太宗。拨乱反正,其功在此,治理安定功成,其功勋有归属。今以若干卷为《世祖》。至于四海困穷,五德升替,于是敬皇继立,仍以禅立陈朝,今以若干卷为《敬帝》。骠骑王琳,崇立后嗣,虽不达天命,然而这是他的忠节,今以若干卷为《后嗣主》。至于在太宗时,虽然加了美好谧号,但大宾之号,世所不遵,乃是因为被拘于贼侯景的缘故。承圣年纪历,自接太清年,帝皇的神笔诏书,不宜随便改动,详于后论,都有理在。

事有开始终了,人有事业行为,本末之间,应予诠解叙述。因臧荣绪称史无裁断,犹如起居注罢了,由此言之,实应凭藉详细。

又,编年而举年代者,是取其分明易于寻找。如强狁骚扰很厉害,作梗我中原地区,开始出自一君,终后却为二主,事有相涉,成言则杂乱难分。今以未分之前为北龚,已分之后产氐所辅的为塞瑟,圭塞旦所挟持的为酉垫,以此相分别。再以隐与显用不同体裁,繁舆省用不同文笔,其间损益之处,颇有凡例可循。

祯明年,京城陷落,便移居常州的晋陵县。隋朝开皇十三年,死于家中。

徐伯阳,字隐忍,东海人。祖父徐度之,齐朝南徐州议曹从事史。父亲徐僧权,梁朝东宫通事舍人,领秘书,以能书写知名。徐伯阳聪敏好学,善于孝养侍奉父母,进止有节度。十五岁,以文笔被人称道。学《春秋左氏》。家有史书,所读者近三千余卷。试策考试入高品第,尚书板补为梁河东王国右常侍、束宫学士、临川嗣王府墨曹参军。大同年中,出为候官令,很得民心。侯景之乱时,徐伯阳浮海南下到广州,依附于萧勃。萧勃被平定回朝,乃将家属带到吴郡。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