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这一偈子,五祖认为虽然不错,但却仍未能见性。所以衣钵没有传给他。
惠能在柴房里得悉此事,心想我也来呈一偈如何?遂央人替他把偈语题在墙上。这偈语是这样的: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五祖见了,知道惠能已经见性。为恐其招忌,乃着人将偈拭去。然后到柴房敲门。问道:“米熟了没有?”
惠能答曰:“早就熟了,只等着筛耳。”
五祖遂又在门上敲了三下,惠能会意,乃在半夜三更,到五祖座下,请他开示。
五祖传授他《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惠能顿然大悟。五祖遂将衣钵传他,并命他南行,以待时机。五祖送到江边说:****船送你。
惠能说:迷时师度,悟时自度。遂自行到南方弘化,终成为震烁古今的六祖。
从这些历史记载,可知禅的风格确是相当独特的,所谓“教外别传,不立文字”,实是得其真机。但是由于禅门宗旨,并非人人能解,所以也常受人曲解。然而禅的机锋教化,都是明心见性之方,全是依人的本性而予以揭露。他的原则是建立在众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的道理上。
所以进一步言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又有多少人能把握这一层的意义?梁武帝的希求人天福报,不就是典型的一例吗?至于今天谁才能直探禅门本源?
这就要靠众生求法的宏愿和实践了。
其实世俗终归是世俗,若论其正统,那么便是修行界,若问佛在何方,众人皆知灵山大雷音寺。
可惜兰绝尘前世都没有进入过大雷音寺,他曾请求斗战胜佛孙悟空带他前去灵山一游,可惜孙悟空说他并无佛缘,无法踏入灵山之界,更是曾与他言道:“心中有佛,灵山自现。”
灵山之界?
现如今兰绝尘想来,这灵山该不会如是这神之界域一样,自成一界吧。
仙界,佛界,妖界,地府,其中最为神秘的莫过于踪迹莫测的佛界,哪怕是兰绝尘当初的身份,哪怕是应龙都没有进去过,更别说是灵山。
宇宙之中,佛教无数,佛门弟子遍宇,闻道坐化高僧方能进入灵山之界。
佛的来历,并非凡人界那样的神话传说,佛的来历始终是一个谜。
前世的兰绝尘是一个有些偏执的人,或许是从小家庭环境所致,别人越是说不行,他便要做出来给别人看,于是兰绝尘花费了大把的时间去参禅修佛。
奈何未等兰绝尘进入这传说之中的极乐世界,便来到了这一个与自己更为密切的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