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2节一本书的背后(1/2)

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12节 一本书的背后

数字是能xielou秘密的。譬如说,在人口八千万的德国有两千一百零九家chu版社(包括前东德的一百三十七家)。中国大陆有五百六十四家,台湾登记着五千多家,其中一年chu版十本书以上的其实是五百六十五家。

1996年,德国chu版了新书共七万zhong,相近于中国大陆的六万三千zhong和台湾的两万zhong。

德国有四千六百七十家书店,1996年总营业额是九十六亿mei元,相近于中国大陆的七十亿mei元和台湾的三十二亿mei元。

把小说和诗制成录音带或CD的有声书,德国人放在汽车里,一开车就听一段。每年有三千万mei元的有声书售chu。

一家四口的家ting平均每月净得工资是三千mei元,其中三十七元hua在书报上。男xing中有47%的人在过去的一年中买过书,女xing却有56%。在工资较高的西德,一百个人中有二十二个人愿意买一本价值超过二十mei元的书,在东德,却只有十三个人愿意付这样的高价。

德国的作家和台湾作家一样,靠写作是不能谋生的。诗人chu版诗集一般只印个五百册、一千册。散文和小说初版通常是五千册;能卖到一万册的书,就可以称得上是“畅销”书了。

数字勾勒chu一个lun廓,但是无法表现一个社会的实质。我的朋友克劳斯hua了三年的时间写成了一bu托玛斯·曼传记。在最后定稿之前,chu版社的责任编辑和他“闭关”到一个旅馆中,七天七夜地重新阅稿。编辑本shen是个专业的文学研究者,对作者的内容取舍、文字风格、章节编排等等提chu全面批评,与作者推敲讨论,最后才算定稿。

克劳斯的书总共有一万多个注解。chu版社派另一位编辑,负责将这一万多个注解逐条检验:不只是检查其中是否有漏失或误植,还要翻找chu每一条的chuchu1,证明注解的翔实确切。编辑代表着chu版社的信誉和品质,他必须保证这一万多条注解不是作者有意杜撰或无心滥植的。

这家chu版社还不是一个学术机构,只是一个面对大众的chu版社。克劳斯的托玛斯·曼传记也不是专业的学术著作,而是一本作家的主题书,两千页,面对一般读者。

两千家或者五百家chu版社,只是数量罢了。chu版社拥有什么程度的编辑、如何对待它的作者、如何制作它的成品,是质量的问题,从数字里可看不chu来。

对自己要求严格而且时时在检验自己的德国人这几年又开始忧心文学的前途了。畅销小说全是mei国作家的天下。德国作家是不是“严肃”过度、与读者脱了节?评论家不断在质问。而数字,又告诉人们文学的领域越来越小:

1963年,纯文学书籍占总书目的20。4%。平装本占总数的6。7%。平装本中73%是纯文学书。

1993年,纯文学书籍占总书目的13。8%。平装本占总数的16。5%。平装本中44。9%是纯文学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