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道:“这才是好孩子,咱们这样人家,很不该计较这些小事。”
说毕,向王夫人开口道:“你侄媳妇心胸宽阔不计较,但是周瑞家做出这样事情,实是太贪婪了些,连别人手腕上戴镯子都眼热,你总得给你侄媳妇一个交代。”
王夫人忙道:“老太太放心,我理会得。”
陈娇娇心中愈冷,莫怪贾赦对贾母心怀不满,单凭此事已可见一斑,幸亏贾琏早就和她交了底,说过荣国府如今入不敷出窘状,横竖早已还了几十万两亏空,荣国府基业虽多,可是贾琏有心自己挣前程,得了即喜,不得亦无悲。她仍旧将虾须镯递王夫人跟前,面上笑容如初,道:“那就请二婶娘将这镯子给了周瑞家,明儿把那镯子给我罢。”
王夫人嗔道:“我说过几次了,怎能叫你拿镯子来换?拿回去,你再这么着,让我如何自处?我原真心实意地让周瑞家来赔不是,你如此,岂不是让外人都说我是非不分?”
陈娇娇暗想,本就是包庇周瑞家,哪里就是是非分明?
宝玉坐贾母身边,和湘云笑闹了一阵子,听了这些话,走到陈娇娇跟前,作揖道:“虽然是周姐姐不是,和太太不相干,但周姐姐是太太人,太太满心歉意说不出口,我这里替太太给嫂子赔个不是,好嫂子,竟是别生气了。”
荣国府里宝玉是第一人,除了贾政对他横眉怒目外,别人谁敢给宝玉委屈受?同辈之人即使陈娇娇是嫂子,轻易也不敢受礼,尤其是当着贾母面儿,忙闪身避开,又还了一礼,道:“哪能当得起宝兄弟替二婶娘赔礼?别如此,竟是折了我寿。老太太原说了,一个镯子罢了,一点子小事,很不必计较,我已不计较了。”
宝玉笑道:“我那里有好些金银镯子呢,嫂子若喜欢,只管挑去。”
陈娇娇淡淡一笑,道:“难道我还缺镯子不成?”
她情不自禁地看了宝玉一眼,好好儿爷们,身边怎么有钗环珠钏?她本道宝玉喜吃胭脂已经格外奇诡了,原来还爱这些,瞧了瞧宝玉身边袭人等丫鬟,陈娇娇登时了悟,必然都是讨这些丫头们欢喜了。别人家都是姑娘千娇万宠,身边二三十个丫头婆子服侍,荣国府里却是颠倒过来了,宝玉身边二三十个丫头婆子,而三春姊妹身边大小只有两个大丫头和四五个洒扫房屋来往使役小丫头,外加四个教引嬷嬷,一个乳母,余者再也没有了。
湘云笑嘻嘻地说道:“二嫂子自然不缺镯子,只不过二哥哥也是一番好意。二哥哥厌那些婆子,果然是不好,惹得二嫂子生这么些气。”
听了她这话,陈娇娇望她一眼,没有言语。
迎春道:“嫂子想找回先太太遗物,本心是极好,拿镯子换,才是咱们家体统,若是嫂子不拿这镯子出来,传出去倒叫外人小瞧嫂子了。因此,嫂子这镯子太太只管收下,回头打发人把我们先太太东西还给哥哥嫂子便是,也是皆大欢喜事儿。”
陈娇娇笑开了脸,道:“正是这么个道理。”
史湘云挽了挽衣袖,伸手羞迎春,道:“这时候倒是显得你们姑嫂亲密了。”
迎春虽不爱与人计较,却也不愿平白受人如此言语,遂轻笑道:“我们本就是极亲姑嫂,几时不曾亲近过了?云妹妹这话好没道理。”
陈娇娇笑道:“正是,姑嫂本就是极亲密,难道史大姑娘将来和叔婶哥嫂不亲不成?”史湘云之父虽是长兄,但是叶氏进门多年才得史湘云,反倒是史鼐早有了儿子,女儿却比史湘云小,因此史鼐之子是史湘云堂兄。
陈娇娇素知史湘云和叔婶不亲,故有此语。
史湘云听了,顿时低头不语。
史湘云住贾母这里比迎春住时间还长些,贾母疼她远胜迎春、探春、惜春三姐妹,贾府中地位仅次于宝玉。因窦夫人和陈娇娇东院当家作主,虽然迎春仍旧住这里,但是她们婆媳二人三不五时地接迎春回东院,按年纪迎春已经九岁,再过二三年议亲,许多事情都该学将起来了,哪里能只陪贾母解闷儿。